还有一名书吏正在值班。
“我了个去!秘书?这么早就有了吗?真特么长姿势啊!”
李白还在惊叹间,书吏已经开始核对他的身份信息了。
之后,该吏员十分恭敬的退回了李白手中所拿告身。
低眉顺眼的,将他引领到了掌院学士郑月经公房之中。
那份恭敬,绝对是发自内心的,竟然丝毫没有后世领导秘书那嚣张跋扈、狗眼看人低的作风。
果然是,时代还未进步呀!连个秘书都不会当!显然鸡毛令箭那一套,还稀里糊涂整不明白呢!
这位看上去约有四十多岁的郑月经学士,[呃!这名起的!简直……呃!李白若是知道,估计再也不会埋怨老爹坑儿子了吧?]得知他便是今科状元郎李白时,很亲热的同他寒暄客套了一番。
交待了一些翰林院里的制度与职责之后,便语重心长的道:“李待诏!这个起草诏书啊!那是有很多禁忌的!你初来乍到,应当多学多看。这样吧!这段时间,你就先到典籍厅中的典籍库去归拢归拢典籍,随便查查资料,学一学各类诏书的起草要素,毕竟以后你可是要担当重任滴!”
李白不明白这里面的猫腻,很干脆的就应承下来。
心中还觉得这个郑学士人不错,考虑的灰常周到。
既然工作谈完了,郑学士便又唤来那名书吏,让其带着李白去见见同僚,熟悉熟悉院内环境。
李白在翰林院内走马观花转了一圈,见办公房条件都还是不错的。
果然,不坠天子幕府的名头。
宽敞的房间,典雅的红木大书案,月牙凳与独坐榻皆有,书案上整齐摆放着文房四宝,环境整洁、格调清幽。
翰林院内部的琐碎事务,皆由一些八、九品的低阶官员和众多的书吏来完成。
故而,七品以上的官员在翰林院里相当的清闲。
掌院学士郑月经负责翰林院一应事务,其实也只是个从五品官职。
在他之下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待诏、修撰、编修、检讨、孔目,等官员员,品阶从正六品到九品不等。
这些人,见李白这个状元郎第一天来上任,掌院学士竟然都不代为引荐,心思缜密之人便觉察出了这里面的猫腻。
觉得郑学士,一定是对李白不满,故而才只令书吏为他引荐同僚。
还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
当李白来到典籍库之时,他什么都明白了。
此时他才知道,这狗日的郑学士,原来是一只笑面虎。
刚刚看过了别人清幽办公环境的李白,顿时有一种蛋碎一地的赶脚。
这特么,这对比,也未免有点太过于强烈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