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常不甘心的翻了几下白眼,腿一蹬,上阎王殿报道去了。
李白趁机威慑道:“若再有人妄图阻挠!此人就是榜样!对本钦差,你们大可群起而攻之!不过,动手之前可得想清楚了!诛九族之罪,承受的起否?”
高通判的授首,的确震慑住了众人。
尤其是李白最后那句诛九族的话,简直摧毁了他们的一切幻想。
对于堂下一众官吏来说,不反抗,兴许还有条活路,反抗,只能是死路一条。
直到此刻,他们才知道,他们口中所说的这个二十啷当岁的边贸总管,到底有多么难缠。
杀人能把他吓尿吗?
方才诛杀高通判之时,他好像连眉头都未皱一下吧?
而对于刺史府的那帮侍卫而言,此时还逞什么英雄?
这帮子官员狗咬狗的事,吓掺和啥呀!
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呀!又没啥好处!瞎掺和,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于是,在李白又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之下,讲明了厉害,言明此时弃械并退出大堂者,既往不咎。
众刺史府侍卫闻言,不再犹豫,纷纷扔掉手里的刀剑,退出了大堂。
待周文从大牢之中提出种元,堂下一众官员这才明白,原来事情坏在了此人身上。
既然连瓜州刺史冯文名都抓起来了,张别驾、刘司马等人自然是难逃一劫。
此后几日,李白快刀斩乱麻,一口气将阻塞茶路的相关官员,诸如:瓜州税课使、主簿、经历、照磨、刺史府录事参军、记室参军等十数人,全都关入了瓜州大牢。
当然了,法不责众的道理,李白还是明白的。
因此,他尽量只挑选罪大恶极者惩处。
而那些相对罪责较轻者,他还是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
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嘛!
瓜州官场若是被他一网打尽了,李老三面前也不好交代不是?
合着,真是洪洞县里无好人了?
瓜州长史林子岳,此次就这样幸免于难。
以他为首的一帮劫后余生官员,对李白的高台贵手,感恩戴德。
此后几日,处理起州中事务来格外卖力。
这也算是李白,无心插柳之得。
冯刺史等一帮贪官污吏,已经全都关在大牢里了,李白自然是要向李隆基说明此事的。
十几日之后,李白的奏折送达了李隆基案头。
待他看过之后,雷霆震怒。
私设关卡、横征暴敛,强买强卖、霸王硬上!一州上下全都烂透了!而且还恶意构陷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者!
这哪里是官场嘛?这分明就是黑社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