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可驳回皇上的决定。甚至如果皇帝荒淫无道,生灵涂炭,四大辅臣还有权联合起来更换皇帝,美其名曰:选贤任能。
因此,历来都是皇上不到万不得已不设立的东西,有四大辅臣在,皇上根本就等于是被架空的,一举一动充满了众人的挑择。
皇帝不傻,众大臣急着让设立四大辅臣,无非就是希望看清队伍,好及时投入正确的阵营。朝中拉帮结派时日已久,谁都不想成为一个炮灰,皇帝久病无力处置,因此利用谭老太傅一举设下四大辅臣,也可以说是名正言顺。
这四大辅臣分别是管理百万司马大军的梁安梁将军、秦冉的父亲秦丞相、户部尚书严继还有谭老太傅。
这阵营在外人看来可以说非常的公平中肯。梁安将军世家保卫吴国,其女是丽贵妃,又有二皇子支撑,世代忠良;秦丞相乃两届皇后之父,秦家世代为后,又是太子的母族;户部尚书严继管理吴国粮草赋税,多年经验,三朝老臣;而谭老太傅就不用说了,反正现在朝廷上还没人拗得过他,又是皇上启蒙恩师,无人敢多言。
只是,让众大臣傻眼的是,皇帝不只设立了四大辅臣,还设立了摄政王!
摄政王是什么?几乎可以称作代理皇上,拥有一切优先权,上可更换天子,下可更换朝臣。
摄政王一出,四大辅臣几乎形同虚设,还谈什么站位?可以说只要摄政王在,他就是最大的权利,甚至只要心情不好,他可以自己当皇帝,这个决定几乎让所有老臣都非常反对。
卿安门宫殿前密密麻麻跪了一地的朝臣,有哭喊不断嚷嚷着祭天的,有以头抢地要追随先王的,无一人同意此决定。
皇上传言:这不是你们要求的吗?太子年幼,须有人照拂,多几个人多点儿力量。
众大臣几乎吐血。
这摄政王若是安王倒也没人说什么,安王性格温和,素来颇有君子之名,若是他为摄政王吴国倒也安稳,可皇上偏偏设立的是晖王殿下?
这晖王殿下素来有名望不假,实力也的确不遑多让,但是其生身母亲乃御膳房宫女,血脉不纯,且为人多偏执阴佞,手段狠厉无情,心情难以琢磨,一向是众大臣避让的对象。
倘若有一日晖王自己想当皇帝了,把皇帝扯下来自己上去又何尝不可?可若是那样,吴国又如何自处?
众大臣议论纷纷,反对着摄政王的设立,但四大辅臣与摄政王同存同灭,即使再不愿也无话可说。
而后宫的萧冉听见这个消息也不过是点点头,反对又如何,最后还不是依然不变?
前世自己也因为皇上如此信任晖王而多有疑惑,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皇上的确是思虑周全,这是最好的一步棋,若是没有晖王,吴国新皇年幼,简直如板上之肉任人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