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便“没空”去做“良医”罢了。”
“呵呵……”严广兴笑着道,“《左传》里神医和的影响:“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治病救人的“下医”小事儿,范老兄多半只能自个儿在“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时私下里玩玩过把瘾,哈哈……”
“咱家兴仔也爱看书了。”严夫人笑着打趣道,“以往可是看见书本就头痛的人。”
“妈!”严广兴别扭地叫道。“书到用时方恨少!”
“不错,不错,看来这书没白读。”严夫人接着打趣笑道。
“呵呵……”
“袁先生应该懂些医道的。”方默南说道。
“哦!这话怎么说。”袁启方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
“看您手上的茧子就应该知道是常常写书法之人。”方默南比划了一下手指道。写的一手好书法,那么对传统的国学应该是深有研究的。
“呵呵……”袁启方笑而不语,算是默认了她的说法,“只懂些皮毛。”
“说了半天,南南还没说说什么叫“人体本身有大药”呢?”严广兴把话题扯回了正轨。
方默南抿口白开水,组织了下语言,“其实这个药,就是我们体内的“先天真气”!《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论》说:“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现在人们听到“所受于天”,可不是皇帝受命于天啊!别想歪了。我可不是传播封建迷信的。”
“哈哈……明白!明白!”众人会心一笑。
方默南接着道,“事实上,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先天”。胎儿在母亲体内不能吃不能喝,为什么十月怀胎会长出个“人”来? 因为小baby用的是“先天”的生命方式,通过脐带从母亲体内吸收营养,先天真气主要集中于任督二脉,周而复始,推动着小宝宝生长发育。等出生后,在母体内的“胎息”方式变成了外呼吸,后天的生命方式代替了先天的生命方式,于是开始了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六yin,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好比原本通畅的高速公路被设置了障碍物,先天真气运行的道路逐渐滞塞,我们身体这部车子便从好车开成破车,高速公路也被开成乡下山路。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才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袁启方微微一笑道,“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看成重要致病因素,认为这七种过度的情绪变化,可引起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称为气机紊乱,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