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东西都是从外面学来的,最后变成只要外来的东西就一定是好的。还着重说了不要在外资面前掉价,他们是商人,利益为重,不是慈善家。华夏这个巨大的市场,令他们垂涎欲滴,挤破了头都想来,现阶段是怕政策的反复,等到他们观察够了,会蜂拥而来。要稳坐钓鱼台,不要为一些眼前利益,牺牲掉长期发展,总之很多。听得小姨直点头,那还是不要改革的好。
结果南南说:那也不好,凡是都有两面性,比如打开窗户流通空气,苍蝇要飞进来;如果完全关严,苍蝇和新鲜空气就都进不来了。在这里“弊”与“利”是成正比的,新鲜空气和苍蝇是密不可分的。按照常规思维方式,似乎只能权衡利弊。而窗户不得不打开,所以就得打苍蝇的本事就得好好学,加大自身的本事。“原来是这样呀!”方默南道,当时说了很多,发了不少牢骚,现在都记不清了。“小姨不用担心,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放开心等着吧!”
小姨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了两个星期,还是林老爷子通过关系提前知道了她的分数。居然过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而且英语、数学还是满分,不过可惜小姨报志愿时,保守了些。所以第一志愿是省内的大学,第二才是北大。不管怎样,有学可上,激动地她不知如何是好。全家人也围着高兴,只有一个人有些落寞,那就是未来小姨夫,因为小姨走的越远,他的机会几越渺茫。
虽然通知书还没拿到手里,但四合院的持续的热情丝毫不比外面太阳的热度小。老爸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回来,也是一脸的激动,大城市教育资源优厚,考上大学比这个年代小小的县城里容易的多。而这时时候,多数县城、农村还处在扫盲阶段,家里能出一个大学生,那么不是顶尖大学,都是让人值得称道的。
这时期的大学生,包分配,户口也随着所在大学落户。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每人都可以分配到好工作,那个时代的人勤劳、朴实。就连这个时候高中毕业生以及初中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工作挣钱养家糊口。那个年代工作好找,挣钱并不困难,稍有一些经济头脑,方可成就大事业,成为商界精英。
物以稀为贵,大学生还是稀缺资源,是香饽饽,工作单位争着要,哪像后世,大学生泛滥,海龟都不吃香了。除非你是世界顶级学府出身。
闻听而来的左邻右舍都来向姥姥道贺,没想到一向很少登门的大舅一家居然全体都来了。
大舅妈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忘性大,所以进来后,直说恭喜的话。伸手拍打着儿子和女儿们,“恭喜呀!小燕,考上大学了,多向你小姑学习,给你妈也考上大学,让你妈也风光风光。”伸手不打笑脸人,小姨再讨厌她们,也不至于在自己大喜的日子里对她们冷言冷语,朝她点点头,算是问候过了,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