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得越响亮越显示出忠心,“须声彻御前,乃为至敬”。据称,清宫“殿砖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传声之概”,只要叩对地方,声音便特别洪亮,所以大臣叩见皇帝之前,“必须重赂内监,指示向来碰头之处,则声蓬蓬然若击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则头肿亦不响也”。另外,在清代除了臣见君要跪拜,小官见大官也必须下跪,可谓是‘一个头来一个头,声声响亮运亨通。’
以赵彦那半吊子的历史知识,自然不知道这些,他愕然看向孙长庚,见其满脸义正言辞之色,似乎自己真的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一样。
赵彦一边心中急速思考怎么化解此时困境,一边用余光瞥向王业,却见其眉头紧皱,看向孙长庚的目光一片冷然,明显暂时也没想好该怎么解除赵彦的困境。
掐指一算,赵彦来到明朝也有三四个月了,可以说已经勉强融入了这个时代,只是他平日里接触的多是些普通老百姓,这些老百姓们讲究的是民间的礼法,而非民见官、下对上的礼法,所以赵彦如今遇到眼前这些可称精英阶层的缙绅官僚们,却是有些抓了瞎,想了片刻未想出合适的说辞,时间却不等人,若是再不拿话反驳孙长庚,只沉默应对的话,那与默认有何区别。
到底还是王业阅历丰富,关键时刻他站出来替赵彦开脱了两句:“府尊、县尊,乡野少年少读诗书、不识礼数,不想怠慢了两位老公祖,还望两位老公祖恕罪。”
老公祖,古代对于地方官的敬称,限时已少有人用,不过这个称呼却颇合韩文的口味儿。
韩文虽然平庸,却颇为崇尚古礼,古人见面时两袖一摆,相互揖首而拜是多么的洒脱,所以赵彦跪不跪对于韩文来说是极为次要的一件事情,兼且赵彦给韩文的第一印象不错,再加上方才孙长庚一句大喝令韩文出了丑,故而就算赵彦不为自己辩解,韩文心中的天平也自然而然的倒向了他。
“罢了,先前本官便曾说过,本官未曾正式赴任,今日又是身着便服,诸位毋须多礼,此实乃小事,孙员外却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韩文说罢,也不去看面上一片窘然的孙长庚,而是和颜悦色的与赵彦说道:“方才听王员外所言,这上卿酿乃是小郎君所制,不知是否属实?”
韩文轻描淡写的一句‘小题大做’,让孙长庚的气势一泄如注,他隐约中见到席上有几人在暗自窃笑,笑的是谁自然不言而喻,见到此情此景,孙长庚心中自然颇为忿怒,只是他虽然心中有气,此时却不好发作,只能借着酒意愤愤然坐了下来。
赵彦此刻没有心思去看孙长庚的反应,方才在门外,王业已经与他交代了一番,此时韩文发问,赵彦自然知道该怎么说。
得到赵彦肯定的答复后,韩文笑呵呵道:“小郎君年纪轻轻,便能酿造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