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明传万里> 第八十六章 三阁老一尚书

第八十六章 三阁老一尚书(2 / 4)

人带着李二张顺沿着街市且住且走,不一会儿便各自采买了些属意的礼物。

走走停停,等到几人回过神来已差不多到了午时,赵彦大病初愈,腿脚却是有些乏了,见前方有一座茶楼,几人便打算进去喝杯茶歇息片刻。

这座茶楼占地不大,分上下两层,二层客满,几人便在一楼大厅挨近门口的地方寻了张桌子坐了下来,小二刚把茶端过来,便听门外传来两个人越来越近的谈论声。

“佑之兄,不到京城不知京城繁华,小弟这两日可是开了眼界。”此人声音清朗,带着些山东口音,让人听着很是亲切。

另一个有些低沉的声音适时接话道:“叔温兄,繁华之所必消磨志气,吾等忝为圣人子弟,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切不可被这花花世界迷了眼。”

“佑之兄言之有理,小弟着相了。”

说着话两人已然走进茶楼,赵彦循声看去不禁一愣,进来的两人看起来年及弱冠,脸上各自带着些许稚气以及书生气,其中一人可以算是赵彦的故人,赫然便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刘吉。

两三年不见,刘吉面貌一如当初,只是气质中少了些纯真,多了些练达,唇上也多了些青涩的绒须,整体看起来却是变化不大。另一人年纪与刘吉仿佛,身高六尺,眉目疏朗,隆鼻阔口,虽是做读书人打扮,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更像是一名心直口快的庄稼汉。

两人走进大厅,四下扫视一眼,见厅中已无座位,眉头微蹙,唤过跑堂的小二问道:“楼上可还有空位?”

小二陪着笑答道:“不巧,二位公子来迟了,咱这儿已经满座了,要不二位公子去别家茶楼看看。”

赵彦略一思忖,起身招呼道:“刘兄,若是不嫌弃,便与小弟二人拼一桌罢。”

李二与张顺闻言,忙站起身各自侍立在赵彦与张文渊身后。

刘吉二人听到赵彦招呼,不禁齐齐看来,见赵彦与张文渊二人年岁不大,满脸稚气,却也是一副读书人打扮,心中便不觉有些亲切。

那像庄稼汉更像读书人的青年笑道:“这位小书生,我二人都是姓刘,不知你招呼的是哪位刘兄啊?”

赵彦哈哈一笑,看向刘吉道:“刘兄可还记得三年前深州桃村中的少年郎?”说完,赵彦不觉心中有些腻歪,觉得自己说的这句话与‘大明河畔的夏雨荷’这个梗类似。

刘吉闻言细细打量了赵彦两眼,无奈什么也想不起来,面皮不自禁有些发红,正要告罪,其身后走进来三人,其中一个与赵彦年岁相当的少年正说道:“两位公子,我家公子命我在街角等候二位公子,方才小人便是看到我家公子与刘公子进了这家茶楼……咦?公子,你……这不是那年桃村里咱们讨水喝的那户人家的少年郎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