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错了,朕哪里错了?他们不是朕,不知朕心中所想就敢胡言乱语,与狂犬吠日有何差别?”
金英回头看了兴安一眼,兴安会意,上前说道:“陛下说的是,这些言官们就喜欢胡乱说话,以邀其名,要奴婢说应该都一刀杀了,得个耳根子清静,不过话说回来,风闻奏事乃是言官们的职责,若是因此降罪于他们,只会成全了他们的名声,还不如只作不理,他们说几句说累了自然也就不再说了。”
朱祁钰瞪了兴安一眼,喝道:“若是言官上书也就罢了,你们看看,就连翰林院的庶吉士竟然都说起朕的不是来了。”
金英与兴安对视一眼,随后金英拿起奏疏看了看最后的署名,当先一个便是翰林院编修赵彦,而后面几个则是庶吉士刘吉刘珝等人。
朱祁钰将奏疏从金英手里拿了回来,他看着赵彦的名字沉吟片刻,问道:“这个翰林院编修的名字看起来有些耳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金英不敢隐瞒,答道:“回陛下,此人便是随同太上皇一起北狩回京的那个庶吉士,陛下后来将其擢为翰林院编修,他还上过一道谢恩的奏疏。”
朱祁钰本就对于朱祁镇的事异常敏感,听到此处猛地一拍桌子,怒气勃发道:“小小编修,安敢欺朕。”
“传旨……”朱祁钰冷静下来后觉得不能太过小题大做,但也不妨拿此人做个杀鸡骇猴的榜样,想了想道:“翰林院编修赵彦不学无术,听信谣言,罔顾君恩,朕本欲罢其官,夺其功名,但念其有护驾之功,着吏部寻一适宜之地,将其外放为一县令吧。”
赵彦没想到朱祁钰这么小心眼,但他也无话可说,自己身上本就被打上了朱祁镇的烙印,还上赶着上奏疏骂朱祁钰,这不是找死是什么?都怪自己那天喝酒喝昏了头,怎么就同意刘吉他们在奏疏上给自己署名呢?
万幸的是,朱祁钰一气之下没有把自己砍头了事,一地的七品县令虽然比不了翰林院里的七品编修清贵,但好歹也是一个百里侯,天高皇帝远,离敏感的朱祁钰远点或许是一件好事。
临近年关,吏部门前显得冷清了许多。
赵彦还不知道自己被分到哪里做县令,是以今日前往吏部来领取印绶官服。
吏部在明代是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分别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各司的老大被称为郎中,佐官为员外郎,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