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转一会,便来到巷尾。只见一座民宅朝南而立,两扇大门半开半掩,门上朱红色的油漆已呈褐色,好几处油漆剥落,斑驳不已。看得出这处民宅已有些年头,目前的境况也不见得乐观。
透过半开大门,五间正房旁分别依着三间厢房,院子里栽着些花木,寒冬季节,凋零不堪。一位老妇正在打扫院落,嘴里碎碎叨叨听不清念些什么。
林凌启眉头一皱,从巷头到巷尾,怎么就没看到念奴娇书斋呢?难道另外还有叫杏花巷的巷子?
他有意无意的说:“听本官内子言,该巷子有家叫什么来的书斋,内有不少珍奇藏书。本官有些好奇,想借上几本一观,怎么转了一圈没有发现?”
为了掩盖自己的目的,他把柳如烟也扯上了。不过没关系,大不了买几本书回家,反正如烟也闲得无聊。
唐谷裕凑上来扳着手指说:“大人,这里有好几家书斋,象杏翁书斋、五福书斋、独雅书斋,都是比较有名望的,里面藏书丰富,不知令夫人所说的是哪一家?”
咦!唐谷裕算是这里的常客,应该对这里非常熟悉,怎么不提念奴娇书斋呢?
林凌启有点按捺不住,想痛痛快快说出来,却怕泄露自己的动机。这好比初次上女朋友家,未来岳母端出六个荷包蛋,明明吃不下了,却不敢说出口,一个劲的死撑。结果躺在床上连大气都喘不了,女朋友还埋怨说,她妈笑话她带猪八戒回家。
他想了想说:“唐举人,好像内子说的并不是这几家。哦!对了,有一家好像叫念奴娇来的,不知是不是在这杏花巷中?”
“哦,念奴娇,就是这里。不过这里的藏书远不如另外几处,夫人会不会记差了?”
唐谷裕指了下眼前的民宅,略带疑问地说着。
这就是念奴娇书斋?怎么连匾额都不曾挂一块。幸好遇上了唐谷裕,不然跑断腿都找不到。不过陈婉儿会到这般落魄的地方吗?
林凌启迟疑一下说:“这个本官也说不上来。不知唐举人是否跟书斋主人相识,要不帮本官引见一番。”
唐谷裕乐呵呵的说:“林大人,此处主人还是你的故人呢!何需在下引见。”
这话把林凌启说得如坠云雾之中,自穿越以来,似乎不曾与文人雅士打过交道,何来的故人!
唐谷裕见林凌启半信半疑,便笑着解释起来。
念奴娇书斋的主人是蒋敬礼,其父曾任过知县一职,因为官清廉,并无多少积蓄。后致仕回吴县,在此定居。前几年因病故去,只遗一妻一子。
蒋敬礼秉持父亲遗嘱,一心攻读四书五经,以求飞黄腾达。数年前中举,但春闱时名落孙山。受挫折后,他毫不气馁,又而更加刻苦努力。
他还在家中辟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