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道行的突然出现,让林凌启此行功败垂成,心中懊恼无比。
假设绿珠确是幕后主使人,此行已经打草惊蛇,绿珠肯定会收敛,再难找到她的把柄。
假定绿珠与此案无关,她兴许会通知王翠翘,这或许还有一丝机会。但要是她明哲保身,那如何寻找王翠翘的下落呢?
这王翠翘究竟是什么人物?
这样做的目的到底为了什么?
一连串疑问,令林凌启彻夜难眠,以至于早上起来,两眼布满红丝。
徐文长在大厅等候林凌启一同用餐,等及其到来,随便吃了些,便到书房商讨事宜。
“东翁,在下连夜描绘那丫环数十张画像,交与栗千户暗中查访。同时请栗千户派人盯紧翠云楼,倘若发现绿珠外出,便跟踪下去,兴许能发现些蛛丝马迹。”
林凌启苦笑一声,如果将自己跟王翠翘置换位置,得手后肯定外逃,还留在京里干嘛,等着人来抓捕吗?
就算留在京师,也势必藏匿起来,不与外界接触。若大个京城,总不能各个角落都能找遍。
想通过绿珠查找,难度也很大。因为有些事不用绿珠亲自去干,只要找信得过的人,偷偷告知王翠翘,盯哨的人能发现得了吗?
“徐先生,昨晚我听绿珠说,那丫环叫王翠翘,南京人氏,曾是秦淮河上一枝花,后来嫁人从良。你见识广博,不知可曾听说过?”
这话若是问旁人,势必引起反感。什么见识广博,不就是时常在青楼游览吗?这不是埋汰人吗?
徐文长却不以为然,文人嘛,既要有文才,也要风流,倘若一心埋头苦读,哪还有什么滋味。
他抿了口茶,细细品味着,脑海里却极速搜索王翠翘这个名字。
忽的,他的脸色如同晴朗的天空飘来一团乌云,渐渐遮蔽住整个天空,黑得难看。
林凌启心中一动,急问:“徐先生,你认识她?”
话一出口,林凌启便知说错了。如果徐文长认识的话,早就通过画像辨别出来。
徐文长缓缓叹了口气说:“不认识。只是在下听过同样的名字,却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那就复杂了。”
“如何复杂?”
“东翁可曾听说过徐海这个人?”
林凌启眉头一皱:“徐海?你说的是倭寇徐海?”
徐文长用力点点头说:“不错,就是他。他在沿海一带,与东瀛浪人勾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朝廷心腹大患。
在下跟随胡总督之时,曾劝胡总督采用离间之术,削弱徐海的力量,因而跟徐海有书信往来。
徐海虽然狡黠毒辣,但学识不高,书信方面往往由他的爱妾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