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离开李儒的郎中令府,公孙昱内心里一片平静,甚至想笑。
一想到李儒那便秘的表情,公孙昱的心里就乐开了花。
毕竟,李儒坑了自己那么多次,不拿回点场子,真的自己心里得难过死。
现如今摆了李儒一道,公孙昱满满的骄傲。
可是一想到自己自己那暴涨的声望币,公孙昱就高兴不起来。
于是,营帐当中,公孙昱席地而坐,却怎么看都像屁股上长了痔疮一样,坐立不安。
“孟德,你确定非但整个西园都知道那事儿,连雒阳的百姓都知道了?”
休沐之日未到,按照军纪公孙昱是不能擅离军营的。不过,曹操却不同,他虽被董卓擢为骁骑校尉,但手下兵马早就被董卓瓜分一空。由此曹操虽然担着骁骑校尉的职,却不过一员光杆儿司令,手中毫无实务,但他又是骁骑校尉,故而他才能在军营中进出自由。
得知了自己声望点猛涨之事,公孙昱当即便想到了拜托曹操打探一番,可曹操如今也是泥菩萨过江,手下并没有多少势力。
这也就导致了曹操空有帮忙的心,没有帮忙的力,能够做的也是很少。
曹孟德尽心尽力,也只堪堪打探出了公孙昱之名在军营和雒阳城中人人尽知的消息。
至于说这个消息是不是李儒故意宣扬,如何宣扬的,曹操也是无能为力了。
可越是这样,公孙昱便越发心惊:汉代市井百姓对于一件事向来口口相传,是很需要一段时间的。
即便,李儒传播此事是在午市的时候,可是就算是在此时,传播消息也不可能这么快。
毕竟,舆论效应,并不能很快的传播,特别是,这种事经常发生,雒阳百姓对于凉州兵与并州兵之间的摩擦,早已见怪不怪。而且,只要消息不是很入民心的话,那么消息的传播还会遵循着边际效应递减下去。
就算是这些雒阳百姓都注意到自己那锄强扶弱,为平民百姓撑腰这一点,各个都成为了业务宣传员。公孙昱也认为自己那项壮举待热点谢幕时,撑死也顶多只能收获几千左右的声望币。
毕竟,之前自己骑驴的举动也只堪堪收获了两百出头的声望币。
再说,大多数听了另一个人说一件很劲爆的话题,最多也就能记住这件事儿而已,远不会因为一个故事便刻意重视起故事里的那个人。
除非除非,故事里的那人,跟他有着切实的利益纠缠!
想到这一点,公孙昱心里一惊。
如此看来,李儒这次的宣扬,非但加大了力度,更有了针对性。
公孙昱想到这里,再感受到,现如今这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便很是忧心忡忡?
但曹操似乎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