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董卓本人,但是董卓亲自这么责问,真的是很是恐怖危险。
公孙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随后方才平静地说道:“少帝为人轻佻,不学无术,好道而不崇儒学,难为大汉中兴之主。而陈留王聪敏睿智,有司空辅佐,必然可以再现汉室曾经辉煌。于公来说,在下自是毫无异议。”
“于公来说?”一旁一直看着这一切的李儒再一次开了口,很明显不想就此绕过公孙昱,让他凭借着三言两语,就躲过董卓的追责。
“那于私来说,那就是不满了?”
“非也。”公孙昱摇了摇头,转身看向了李儒,深深地行了一礼,才解释道:“先父当时便说,大汉有何进,必能中兴!我亦知父亲,为何进而耗费太多钱财。故而,于私来说,我自然是觉得董公此举也很是正确,毕竟,董公也是为了大汉!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没等李儒逼问公孙昱,董卓便迫不及待的看向公孙昱,声音急切,连忙追问道。
“只不过,满朝公卿,名为汉臣,实则汉贼!各个心怀鬼,愚昧信奉祖制,万剑穿身亦难消其罪!”公孙昱堂堂大方,振聋发聩的话语,令整个大堂全是吸凉气的声音。
尤其是董卓,他更想不到,一个商户子,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此番废立的事情,他几乎被那些士大夫玩弄于股掌之中。心中自然是愤恨不已,气怒难消!
然而,公孙昱的一句话,就直指那些大臣心怀鬼胎,为名为利,实在是大快人心!
由此,听到公孙昱的话,董卓身子忍不住激动的颤抖,对公孙昱的杀意一下子云散烟消,满是兴趣的看着公孙昱,问道:“此言何解?”
“董公欲中兴汉室,重整朝纲,本就是一心为国。可笑那些道貌岸然,内心阴毒的士大夫,一个个却愚蠢不已,各怀私心,令在下不耻,令全天下所不耻!”
公孙昱心里清楚,就是因为这些世家大臣如同国粱之蛀虫,名义上为国尽职尽责,实则是在残害百姓!
公孙昱甚至认为,要是没有这些世家,那,西晋的八王之乱说不定就不会发生。因为,没有世家的腐蚀,西晋不会如此不堪,也不会如此轻易动荡难平。
有人说,八王之乱都罪在贾南风身上,公孙昱只是认为这些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公孙昱在看了那么多史书之后,他便知道了一点。
历史,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八王之乱的确是贾南风做了导火线,但,如果没有贾南风呢?那一定会有另个一个类似于贾南风的人成为导火索!
而如果没有世家林立,各自拉帮结派,建立派系,说不定八王这个弊病就不会有!
那,那个时候,五胡乱华又岂会发生?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