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朝廷,不过是他们满足自我欲望的工具罢了。
更何况,董胖废立一事正好给了他们口实,他们虽然早已经不把朝廷看在眼里,但是,该利用还是得利用。
故而这些人一到四方,立时便打着勤王口号,掀起了讨伐董卓的浪潮。
想到这些,公孙昱还真有些纠结自己要不要再提醒一下李儒。正在犹豫间,他果然看到身旁美艳的混血老板娘又准备要将自己的手推出去。
公孙昱暗叹一声,为了那片刻的软玉温存,最终还是开口道:“李兄,莫要忘了袁绍。袁绍在外,其名望绝非一般人能比。”
唉,以前屌丝了一辈子,现如今软玉在怀,公孙昱便是贪恋不已,根本舍不得这手中的柔荑以及臂弯中的细腰。
“袁绍?”李儒一听这个名字,登时便想起了何家与袁绍之间的恩怨,不由摇头轻看了公孙昱,开口道:“思伯委实多虑了,袁氏家主袁隗尚在京师,且淮南袁氏根基在汝南。如今袁绍在河北,一无根基,二顾忌袁氏满门老小,又岂敢妄动?”
见李儒如此小瞧自己,公孙昱不由有些动怒,正色道:“袁绍枭雄心性,在京师时便沽名钓誉,上蹿下跳,欲借先父之后铲除宦官,成就他士人第一人的地位。如今身在河北,正如蛟龙脱困,一旦发难,董公又能奈何?”
听出公孙昱的语气有些骄纵,李儒亦然开始不满,反驳道:“思伯太过危言耸听!袁绍纵然心怀不轨,但素重名望。若行此那不忠不孝之事,天下士人又当如何看他?更何况关东之地民风孱弱,非出精兵之地,士人个个空谈阔论,不晓兵事,纵然有一两个士人起兵,又能成什么气候?”
两人话说到这等地步,雅间中隐隐已有火药味。
田仪在一旁见状,赶紧劝和道:“李郎中,思伯此言虽有偏颇,但也是在为董公考虑。看在思伯志虑忠纯、一片诚心的份儿上,李郎中便不要同思伯计较了。”
被田仪这一斡旋,李儒和公孙昱也都发觉了自己有些失礼。不过,李儒毕竟矜持,还是公孙昱先致歉道:“在下无知,言出无状,还望李郎中见谅。”
“无妨无妨,思伯一心为董公,此事我当在董公面前褒奖一番。”李儒也敷衍了一句,算是揭过了这一争论。
言谈至此,公孙昱这时已没有半分心情同两人继续饮酒了
有些事,他这个穿越人士知道就好了,泄露太多反而无益。
毕竟,说多了,万一改变了历史的轨迹,那就得不偿失了,再者,自己本就是处于好心才提醒的,既然你李儒不受此情,那我公孙昱也就没必要厚着脸皮,热脸贴冷屁股了。
而他这时其实也看出来了,无论董胖、李狐狸还是田仪,对那些名士的品性和节操都看得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