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不敢置喙。只以杨奉一部来看,属下便知主公招降收纳之策方为上途。”
“去年冬月,杨奉一部还不过百余人的小股贼寇,属下也曾奉命与之交战,胜多败少,也算保得一方平安。然今年此时,主公已看到杨奉一部势力已突飞猛进。在此之前,属下也曾困惑不已,然看到杨奉部下不少百姓也乃扬县之人后,属下才明白其中缘由。”
话说到这里,公孙昱已不用徐晃继续阐述,便已明白徐晃之意:“时局动荡,天下纷乱,致使民不聊生,走投无路之下,揭竿而起也就成了唯一的出路。大汉百年滥觞,早已成了固疾沉疴,而河东白波贼不过表象!这白波贼致使河东局势糜烂的根本原因,根本就是这朝廷早已经晦盲否塞!民心根本到达不了朝堂之上!这朝堂之臣不过是在这兵戈扰攘的社会状况上玩着过家家罢了!”
说到这里,公孙昱面色也不由怃悲起来,想到曾经给董卓的建言,公孙昱便感觉凡事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在自己提过的治世之策当中,便有亲抚黎庶、编户齐民,静养生息的策略。可董卓身在朝堂局中,双眼一心只想着权力纷争,对苍生祸疾视而不见,只做些广征名士收拢人望的面子工程。
这样的做法,在公孙昱看来非但舍本逐末,反而还会自招祸端。毕竟,汉末这个时代士大夫何其骄矜,董卓纵然用强权武力将那些名士征兆过来,也只能得到他们的人,而得不到他们的心。那些士大夫可是这个时代绝对的中流砥柱,跟前世的女孩子不一样。
前世的女孩子你得不到人家的心,最多不能解锁姿势。可这些士大夫,你让他们那么骄傲的心俯屈在你这粗鄙武人的脚下,人家自然只会想着如何扳倒你,然后再踩上一万只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依公孙昱来看,要想在乱世当中有所作为,首要的就是秉持信仰,有自己的执政理念。有了这个前提,其他所谓声望、人才这些才会如被磁石吸引着一般投来,而且来的还是志同道合的人才和自己想要的声望。
剩下反对自己,那就想方设法干他丫的。只要最后世间只剩下自己一种声音,而且这声音还符合历史潮流,那就是一段百年的盛世太平。
可惜的是,以目前公孙昱如今的身份,他就算懂这些也没个屁用。
故而,一阵气苦之后,公孙昱只能回归问题的源头,开口道:“如公明所言,这攻略河东白波贼,当以攻心为上、攻兵为下喽?”
“主公英明,属下得逢明主,实乃三生有幸。”徐晃表面忠厚,但眼力心思却很是不差,从刚才公孙昱一番感叹来看,他已知公孙昱之心远不在河东一郡。
“既如此,我等该召开军议,商讨一番下一步的进军策略了。”公孙昱心中已有大概方略,颇有些踌躇满志的模样。
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