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可指使不动他。”
话刚说到这里,公孙昱便看到了一旁朱儁正在阴笑个不停。
几乎不用想,公孙昱立时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朱老头儿,明人不做暗事,我说过统驭不了盖勋,你为何要这般害我!”
朱儁这时却一副义正言辞地模样,十分无耻地言道:“盖元固能文善战,乃不可多得的一员良将。如此征讨关东群贼之际,令其戴罪立功,又有何不可?”
公孙昱一听这话就想打人:听听,还说盖勋是戴罪之身,朱儁你好大的脸!人家盖勋怎么了,不就是回雒阳时见董卓不拜吗?你朱儁当初被召唤回京的时候,董胖想让你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你不也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吗?
可激愤归激愤,公孙昱也明白朱儁的苦心。
这段时日皇甫嵩入狱,朱儁为救他这位老战友可是没少来烦公孙昱。可公孙昱不想在关键时刻,因为这事儿把自己搭进去,便只告诉朱儁说皇甫嵩必然性命无碍。
由此一来,朱儁是越看公孙昱越不顺眼,觉得这小子没舍身成仁的胆气和高尚情怀。故而,此番他秘密举荐盖勋为公孙昱麾下别部司马,其实也是想为汉室保留些火种。
朱儁的儿子为董卓干成了安抚韩遂、马腾的大事儿,而朱儁的声望高名又对董卓大有裨益。同时,董胖此时也的确头疼如何处置盖勋,一听朱儁想要用盖勋和公孙昱两人相互牵制,董胖一下喜出望外,当即一拍即合便同意了朱儁这个提议。
故而,公孙昱这么一吵吵,董卓当即大怒拍案道:“思伯,今日乃点将之议,鬼神尚不敢惊扰。你如此喧闹,究竟意欲何为!”
公孙昱先看看董卓,又望望朱儁,最后还看了一眼无奈摇手的李儒。然后,他就知道这堂中没人会替他说话,事情已成定局了。
于是,他也再不含糊,直接将自己拟写好的表章奉上,开口道:“明公,属下愿竭心尽力为明公解忧除虑。然此番征讨关东群贼,首要的自然是铲灭乱贼。故而,属下欲讨数位司马辅为表翼,恳请明公恩准。”
公孙昱这番话也用上了一点话术,他先告诉董卓自己不是傻子,接收盖勋就是在为你董胖排忧解难。然后,他再提出自己还想讨贼立功,为董胖效命。可真正的目的却放在了最后,这样就使得他的要求有礼有节。
董卓沉思了一番,他也是带过兵的人,自然知道公孙昱的要求并不过分。于是,接过那封表章看了一眼。
再之后,董卓的脸色就缓和下来了。
因为公孙昱那封奏章上写的人是:程咬金、韩浩、张辽、高顺、而最后一人,却是凉州金城人樊稠。
樊稠是董卓的嫡系部曲,五位司马中公孙昱主动留出一个位置让凉州人来充任,显然是为了让董卓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