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沙场上那些武夫们的常态吗?
这些武人,难道都是这样披着人皮的恶鬼?
苍生无眼、贼子横行,我们以后究竟该如何?是沉默,还是反抗?
可假如要反抗,礼制无用、身份无用、群情逼迫更无用,又该拿什么来反抗呢?
每个人都在沉思着,都在盘算着。而更多的,则是在祈祷着:希望,这一日,不会成为汉朝士大夫的终结日。
奇迹,总会发生的,不是吗?
就在五匹凉州大马已然暴躁地踢踏着马蹄的时候,不时胆怯地偷偷瞄向公孙昱的人却发现,公孙昱身后一辆马车中,忽然走下了一名小厮,面色焦急地将一张木牍交给了公孙昱。而公孙昱看到那张木牍后,寒如冰铁的脸不由闪过一丝愤慨。
紧接着,公孙昱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皇宫方向,目光已变得渐渐悲凉。
奇迹真的发生了吗?
所有人都在猜测着,心中陡然升起了一抹亮光。
而公孙昱这里,心却一下跌入了深渊。
木牍上只有寥寥数字:若行刑,宜速。
意思很好理解,但看到那龙飞凤舞却仓促的字迹后,公孙昱便真正明白了一切,嘴角不由露出一抹蔑笑:不错,自己怎么疏忽了皇权呢?
杨修这个家伙,也当得上算无遗策了
这封木牍,是从宫里传来的。而宫中只有一人,会给公孙昱秘密传信——那便是明面上乃黄门侍郎的伏德,实际上是公孙昱永久召唤来监督并教导刘协的东方朔。
很显然,杨修料到了今日他会败。也料到了公孙昱为稳定大局,会杀鸡儆猴。于是,在此之前,他早就同士大夫商议好,将刘协也拉上了他们的战船。
九岁的刘协,正是最好控制的时候。
公孙昱甚至都能想出几百条理由,哄骗威慑着刘协下达出阻止行刑的旨令。
东方朔虽然是智圣,也附身在了皇亲国戚的伏德身上。但困囿于年岁和官职,他还无法影响到刘协,唯一能做的,也就是传递出这样一条消息。
而这样借“至高无上”皇权压迫公孙昱的这一招,应该才是杨修及那些士大夫的最后杀手锏。
因为他们知道,公孙昱从来不会将士权放在眼中,也有撕破脸一搏的凶戾胆气。但在汉末这样的封建时代,他们要将公孙昱推到皇权的对立面上,看看公孙昱究竟在四面楚歌的状况下,还有没有一往无前的胆气!
强如董卓,目前也没胆子做到这一点!
公孙昱要是今日真的处死了王谦,那他便与天子刘协代表的皇权之间,再度产生了裂痕。并且,他还已完全走到了豪门强阀的对立面!
杨修和士大夫这般如此,就是要让公孙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