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种种变故和劫难,西迁大业终于一切步入了正轨。
一路上,公孙昱及他麾下精锐骑兵都护卫在两侧,随时准备着处理任何状况。在骑兵的内侧,则是数千精悍士卒和各级办事官员,他们比骑兵要负责的事件更细致,除却维护秩序、及时处理变故之外,还需要帮百姓搬运行李,鼓舞士气等等。
只是半天的行程,公孙昱便感慨良多: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公卿士大夫和贫民百姓,两个阶级实在相差太多了!
百姓这里的淳朴和卑微,让公孙昱深深领略了一个时代的悲哀。所有的百姓在了希望后,无不尽力前行着,不给公孙昱及任何士卒找麻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护民公子为了他们,已经操碎了心,要是他们还不省心,怎么对得起护民公子对他们的良苦用心。
所以。他们牵老携幼,却毫无一声怨言,就连懵懂的孩提,也不哭不闹,老老实实的跟在父亲身边,或者喊着指头,呆呆的看着天空。
甚至,其中一些乐观的百姓,还在计划着到了关中,如何开启新的美好生活。
期间实在有百姓搬不动行李的,遇到士卒前来帮忙,他们都感激惶恐不已,连声道谢不停。士卒们只是伸了把手,就温暖了他们的心里,而士卒和百姓之前,也根本没什么隔阂,完全让公孙昱看到了军民一家亲的汉代新风貌。这完全就是他公孙昱想要看到的。
可去前面皇甫嵩的队伍里看了一遭后,公孙昱就气得牙根儿直痒痒。
骄矜的公卿士大夫,虽然懂得了惧怕,也知道了这时代已悄然渐渐改变。但他们怕的是公孙昱和董卓这种掌握了强权的恶人,没改变的,是他们骨子里的固执和自命不凡的愚蠢。
赶到队伍的时候,公孙昱就亲眼看到了一件事。
太学生一路推送着装满了书籍的车辆,辛苦不已。他们四体不勤,也的确让人无奈。直到这一刻,公孙昱还是很尊重这些太学生的。
然而,当一辆车陷入泥坑当中,实在推不动的时候。接下来的一幕,就让公孙昱改变了看法。
那三名太学生推了大半天,也没将车推出来。这时候,他没有呼朋引伴帮忙,也没有想着如何不耽误赶路进程,反而直接坐在了地上。
其中一名看起来就奸猾的太学生,歇息了一会儿,便对着道路两旁正在帮忙的士卒呼喊道:“过来,将车辆推出来!”
语气,是高高在上的,是带着理所应当味道的。
那些士卒是盖勋的麾下,他们淳朴热心,并未计较那太学生的无礼。而是两个人便将满车是竹简的车辆推了出去,并向那些太学生露出了善意的笑。
可当他们转身的时候,太学生中一人便言道:“早干什么去了,一点眼力见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