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道:“主公,此番以工代赈,我等其实应当将十万百姓遣返回当地的。如今安邑那里热火朝天,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可出了安邑,这解县地界便人烟冷清,犹如鬼蜮。”
公孙昱抬眼一望,这才看到官道两侧大片还保留田亩痕迹的土地上,正生长着大片野草。解县这里不比大阳县那般沟壑遍地,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多是田野和密林,算是河东的产田大县。
毌丘兴这位老河东见状,也不由一叹道:“解县一带之前多有战乱,故而人烟就稀少。剩下不多青壮,又因解县毗邻盐池,多被豪强雇佣从事晒盐和转运之事。后主公攻破解县坞堡,多数百姓也就被送入了安邑。除此之外,就是当地活不下的饥民百姓闻听主公仁义赈灾,便也自发赶赴到了安邑。”
公孙昱闻言,不由点了点头:古代封建王朝就是这样,一遇天灾人祸百姓就沦入赤贫境地。要不是他正巧此时入主河东,那这些百姓大概就会往都城那里跑。
可等到了长安,灾民们发现朝廷也没有办法,反而还驱赶他们的时候,就会聚众一呼,风风火火地展开造反运动。
好在,他公孙昱来了。
“此事不急,如今安邑一带的屋舍尚未建造完毕。等那里基础设施修筑地差不多的时候,我等便将十万百姓遣散回故里,继续以工代赈,并将荒田也开垦出来。只要等到了明年,开展起屯田大计,那整个河东便会焕发新生。”
说到这里,公孙昱又忍不住畅想起来:“要是再过个几年,等博望侯将那些高产作物培育推广开来,那河东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届时不少百姓有了余钱,就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土地。”
提起张骞,公孙昱便忍不住露出一抹会心的笑意。心怀苍生的张骞这会儿可是雄心勃勃,放着一身大好的才华和能力不去当官,就认定了要先将高产作物推广开来。
而且交给谁来负责都不行,就得他自己来——那股劲头儿,跟他同时代的霍去病‘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气概差不多。
没办法,公孙昱只好又设置了个典农司马的官儿。拨给了张骞数百精兵,又从灾民中挑选了不少精通农事的老农百姓协助,这才让张骞千恩万谢,下地侍弄那些种子去了。
可以说,张骞绝对是个美妙的错误。虽然他没有短期内解决公孙昱的粮荒,但他却永久地替公孙昱解决了一个时代的难题。
然后,公孙昱就郁闷地回头,看向了坐在马车里的宋应星——这位竟然价值十万声望点的人才,却一点用处都没有。
是的,你没有看错,公孙昱是骑着马,而宋应星同学却是坐在马车上的!
公孙昱发誓,他从召唤开始,除却无名刚开始不会骑马之外。剩下诸如萧何、管仲、哪怕孙思邈神医这些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