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对新区百姓的生活算是有了底,对这一家更有信心:有男人的粮饷,老人的智慧,还有妇人的勤劳持家,这家人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就在老人还礼的时候,何咸又硬塞给老人一块马蹄金。不待老人反应过来,一行人便拿出了战场逃命的气势,一溜烟儿地逃出了这户庄家。
老人手捧着金子,只能看着一行人的背影,不由喃喃念叨着:“贵人啊,果然是贵人。来了这片贵地后,什么事儿都变好了”
有一肚子热烘烘的饭食暖胃,何咸之后的兴致就更浓了。
汉代的百姓都还是很淳朴的,院门有不少没关的,何咸看到后就进去转悠两下,一点都不脸红害臊,就跟回自己家一样自然。
毕竟,在这样的时代,说整个河东都是他的,也不能算错。
他最喜欢的,自然就是农家里的粮垛。仓里有粮,百姓的心就不慌。这些粮食,大多是‘以工代赈’后发给百姓们的工资,用来让他们过冬的。
看到家里有烧火的,何咸更高兴。整个河东除了府衙内宅和军营外,就这片新区砌了火炕。为了弄来排烟的烟囱,何咸可是让宋应星延缓了水泥的研制,动用大量的人力开窑,用黏土烧制了三个月,才将新区的烟囱烧制出来。
至于家里养鸡的,看到下蛋何咸也高兴。那白痴的模样,好似那蛋就是他下出来的。
有养猪的,何咸也会看着猪仔露出森森的冷笑,因为他又想到骟猪的技术还未弄出来,导致汉代人常吃羊肉和狗肉,猪肉反倒成了贱肉,一股子骚味。
还有看到人家有男人是猎户,从山林里打来猎物的。他就指点人家留好皮毛,军营里有专门的地方收购,可别让二道贩子给低价骗走了。
入住率不高的新区,转了一天也就转完了。
待炊烟缭绕的时候,整个新区屋舍似乎都笼罩在一片薄雾之中。土黄色夯筑墙色,被夕阳镀上了一层近乎于火焰般的光芒。
淳朴勤劳的华夏百姓,可谓是世界上最值得守护的一个民族。只要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环境,他们就会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慢慢恢复好战场留下的创伤,重建起美好又充满着希冀的新家园。
何咸有些恋恋不舍地回头,对着身后文武言道:“新区花的钱很值。要是明年这时节,能看到新区renliu不息、百姓富足,我等立足河东的基础也就打牢了。”
“主公勿忧,乱的已经平定了,不乱的也活下来了且活得还不错。这两件事儿是我等三步走当中的重中之重,至于让活下来的有盼头儿、有产业,只要我等勤勉任事,想必明年必然会看到焕然一新的河东。”
管仲施施然地站了出来,说这种话,他最有底气也最自信。“屯区那一带,想必也不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