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定崔钧就知道呐!
“胡人,多逐水草丰美处聚居,小大之部,或千口、或万口,春夏秋不定居实大谬也…胡人或迁部族,然未远也!”
嘿…不对呀,崔博有些摸不着头脑——孙昶言鲜卑夏季游牧,居无定所,但是崔博大伯说,胡人一年四季基本都是定居在水草丰美处。
罢了,崔博反正是想不通,这事儿他打算暂时先搁一边,等会儿再和孙昶商量下。
然后崔博打开了第二个蜡丸,这个应该就是从安平来的。
“仆十五拜:郎君嘱咐之事,我已有了眉目,安平有大儒乐隐,或可助郎君一臂之力…”
乐隐…乐隐?大儒?
崔博有些懵逼了,这天底下的大儒他差不多都知道名字,可是乐隐其人,虽然是老乡,但他还真没听说过。
若按崔十五意思,那乐隐并着他那几个徒弟,应该随着这书信来到了元氏。本着礼贤之名,崔博决定去见他一见。
“十九,安平来书时,可有数人一并前来?”
崔博跑了出去,找到十九问道。
“未曾…”
嘿,真是奇了怪哉!偌大几个人还走丢了不成?还是说那十五谎报军情?
“那门房可有接到过谁的名刺?”
崔博换了个思路,那乐隐毕竟是被称为“大儒”之人,礼仪肯定是懂的,来拜门的话,家主人不在的话,会留下名刺才是正常的。
“嗯,名刺倒是留的不少,不知郎君要找哪一个?”
嗯?名刺不少?崔博自从来了元氏入仕,也有几个月了,还真没好好在元氏待过几天,关于名刺之事,他是问也未问,没想到竟还攒起来了。
“算了,我自己去门房找吧。”
哒哒哒…
常山国金曹掾刘某…法曹掾杜某…
貌似…这些同僚崔博还真没跟他们有过交流,如今名刺递到府上,还能怎么办?退给人家?太不合礼!
崔博叹了一声,这门房不知咋回事儿,不管啥名刺,来者不拒的。
还是抽个空见见这些子同僚吧,至于那些个豪强,还是算了吧。
名刺总共收到了有小六十份,崔博翻了又翻,终于找到了乐隐的名刺。
名刺和后世名片差不多,但是少了个联系方式,对于乐隐这种远来者应该会住在客舍。
“走!去客舍!”
崔博才不管晚上去拜访恭敬不恭敬,合不合礼。他要忙的事儿太多了,找完乐隐回来还要和孙昶、张钦合计合计,明儿一早还得去和刘备再叙叙。
“东家,你这客舍可曾住着个乐姓的?”
崔博踱步到了客舍前台问道。
“啥,不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