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支持。”
一下子,一群大臣都支持王宁安这个提议。
有些大臣是不想支持王宁安,可是大势所趋,不得已之下,最终还是支持王宁安,这群大臣就是世家之人。
王宁安的这个提议对世家而言弊大于利,无法扩大他们的家业,他们心中,土地越多,家业就越大。
朝堂上安静了一会儿后,李二才开口道:“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房爱卿,杜爱卿,这件事就由你们两个统筹安排。”
“是。”房、杜两人异口同声地应道。
李二再次开口道:“魏征,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驸马的吗?”
魏征拱手道:“陛下,微臣还有问题。”
“问吧。”李二有些头疼的说道。
魏征道:“多谢陛下。”他再次转头看向王宁安,道:“驸马,你说在农忙时,会让打工的百姓回去种田和收割?”
“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王宁安也不否认,否认也没有用,大家都听到了。
魏征点了下头,道:“既然驸马都安排好了,那么请问驸马,你养了两万人,这两万人一旦全部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然后种地收割粮食,那不是要损失不少的钱财?”
“不错,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我会做好妥善处理。”
“如何处理?”
“合理的安排劳动力,不要自家人顾自家人,听从指挥,统一行动。这样一来,农活的速度变快了,我的损失也会变小。
不过,有一点魏大人没有搞清楚,就是这两万人当中不是每个人都有土地的,有不少人本来就是长安城里的人,还有不少书生,掌柜等等。
因此我的劳动力比一般人还要多,完成的速度一定比别人快。”王宁安说道。
魏征颔首道:“原来如此。本官还听说驸马成立了一所蒙学院?”
“没错。这所蒙学院用的还是从二十万贯的教育基金里拿出来的钱盖的,目前可以招收两千五百个孩子同时上课。”王宁安说道。
魏征对着王宁安拱手道:“驸马此举乃大善也,本官在代替两千五百名孩童感谢驸马。”
王宁安回礼道:“我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已,魏大人不用谢我。”
“好一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天下人都有驸马之觉悟,大唐何愁不盛。”魏征大声说道。
众人也纷纷咀嚼着这句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的实在是太好了。
王宁安讪讪笑道:“魏大人,你问了我好几个问题,我就想要问一问,你有去过公主的庄子吗?”
“当然去过,本官看到百姓们在修路,一个个苦不堪言,尤其是众人拉着那么大的一个大圆石,本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