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在时,云骑军中大都萎靡不振,不过这些主将也都是些酒囊饭袋,多半时间都是在外吃喝玩乐,就是这些偏将们带着下面的人,因为我先前就和他们打成一片,所以不拿孩儿当外人了,也就一起并肩共事,正是如此,所以在孩儿带领的平叛中,一周不到,就将暴徒全部镇压。”
文央连连点头。
“好,好好,没想到你误打误撞的一些做法,还深的军心了,这样也好,对你的将来有极大的好处。”
大殿之上,延稷帝一看到文云天,笑逐颜开。
“云天哪,也有些年头没见过你了。”
“陛下。”
延稷帝笑道。
“朕还记得,朕登基那时候,云天才出世,当年朕还去看过他,那时候朕也年幼,你更年幼,如今已是大昊的功臣良将了。”
文云天拱手说道。
“承蒙陛下皇恩,云天不负君望,才成长成今日,能为国尽忠效力,实属必然。”
延稷帝点点头。
“好,好云天,文相培养得好。”
文央也笑着点点头。
“都是皇恩下庇荫的。”
“云天,那你此次立下大功,郡县之乱,你仅一周不到,就全都镇住了,你有什么想法么?只管将,朕要重重的赏你。”
“启禀陛下,为国效力,本就是臣子本分,岂有贪功之心,臣做的都是微末之举,不过是尽职本分,不敢奢望,倒不如赏臣些酒肉,臣带回去给兄弟们豪饮几餐,足矣。”
延稷帝看着文云天,慢慢站起来,指着说道。
“看看,看看,这才是我大昊的良将,你们都看看,什么叫高风亮节,酒肉才是微末,朕稍后还有重赏。”
文央看着自己的孩子,满意地点点头,身旁也有别的大臣投来赞许的目光,文央高兴极了。
朝政上一些问题议论过后,又到了老生常谈的旧事情。
延稷帝正在和大臣商量北方奴月的事端。
“启禀陛下,行邮校尉求见。”
“何事,宣进来。”
行邮校尉进殿之后,简明地将东北小道发现陈国使团逝者的事儿报告了。
“这陈国使团为何行事如此诡异,已经逃离了,还要这些人杀掉?”
文央想了想,问道。
“如此做,难道是为了引起我们注意?现场可有什么发现?”
行邮校尉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画布。
“路边儿一矿石处,刻有字迹,拓印在此。”
呈到延稷帝的面前后,延稷帝皱着眉头到火冒三丈。
“太放肆了,竟然说出这等话,简直藐视我大昊。”
文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