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我身体里有银河系> 第222章 洪水

第222章 洪水(2 / 3)

人们认为这都是鲧的错,恨鲧入骨。

舜流放了鲧,是顺应民意之举,立刻得到了各部族的拥戴。

但是,治水还是要治的吧?舜很聪明,他仔细思考后,将治水的重任交给了鲧的儿子,禹。

禹同样有着共工氏的水利知识传承,同样出于有熊氏,黄帝的后裔,在份地位方面都非常适合担任治水的总工程师。

当然,这个时候,其实舜并不相信禹能够成功地治水。

只是舜需要摆出一个姿态,证明自己非常重视水患,努力想要解决水患。

而禹这些年颇有贤名,而实力不算高强,修为仅仅是第三境。

是有熊氏出,不会导致大权旁落。

最后,份高贵,很适合背锅。如果治水不成功,将禹拖出去砍了,或者流放掉,便能够平息民怨。

舜觉得自己将禹摆在治水总工程师的位置上,是神来之笔。

一朝天子一朝臣。

除了更换治水总工程师,舜还任命了诸多在帝尧时期没有得到重用的权贵和部落族长,比如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益、彭祖等,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农业、契主管五教。还有“八恺”“八元”,都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虽然洪水仍然每年袭扰,但总的来说,整个天下进入了安定期,舜开创了一个政通人和的局面。

话说禹上任以后,兢兢业业,将全部精力都用来治水。

他是聪明人,看到父亲的遭遇,就知道会有什么在前方等着自己。

如果治水失败,他被流放还是轻的,说不定连命都会丢掉。

于是总结了其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治水为主导,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测量仪器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众,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一方面,他的治水策略确实有效;另一方面,鲧其实也为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泄洪之后,禹便带人修葺、加固鲧当年建筑的堤坝,防止洪水的再次爆发。

经过十来年的辛苦,大河流域终于不再连年洪水泛滥。

而老天爷似乎也终于不再为难大家,不再每雨连绵。

地里的庄稼终于不用被泡烂,人们的房舍不会被冲垮。

人们认为这都是禹的功劳,禹的政治地位一时间高涨。虽然还没接近舜的威望,但是许多人都在议论,认为如果舜不再担任有熊氏族长,那么更适合接任有熊氏族长的其实是禹,而不是舜的长子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