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文姬正在家中书房里写字,忽然丫鬟来报,董郎来了。
董祀?文姬脑子里一阵慌乱。他如果知道了卫家求婚的事,会做何感想?
正想着,董祀却已走入室内。
虽然他年龄十五,但心智早已是现代成人——20岁了。文姬也觉得他比同龄人早熟许多,身高也与成人无二。黑里透红的脸膛,双目炯炯剑眉倒竖。微微上翘的执拗嘴角,透露出这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叛逆少年。
“你……怎么来啦?”文姬问道。她这几天都在思考自己的婚姻大事。如同父亲所说,其实嫁给卫仲道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她心里仍然不能舍弃董祀。
毕竟,自己和他大半年两小无猜的感情,不是说结束就能结束的。董祀对她的好,那些点点滴滴的往事,如同散落在地上的珠子,被她一一捡拾起来,穿起在自己心里,反反复复地回忆着,掂量着。她一直在踌躇,如何对董祀开口,才不至于伤了他的心。
“快坐。”文姬赶紧招呼董祀坐下。
“我听说卫家来求亲了?”董祀开门见山地问。
“嗯。他家……是遣了媒人来过了。”文姬小心翼翼地说。
“你家……父母已经答应了?”董祀急切地问。
“还……没有。父母让我自己好好考虑一下,看看是否合适。”
“哦……。”董祀仿佛松了口气,然后又追问道:“你怎么想的?你会同意嫁给他吗?”
“我……?”文姬心里一阵紧张,不知如何回答。
董祀越发逼问道:“你是不是已经跟父母说同意了?”
“我没有。”文姬紧张地喘了口气,继续道:“父母没有对我说,让我必须嫁给他。但父母的口气,明显是偏向他的。因为无论个人条件,还是家庭环境,他家都是最合适的。我没办法说出拒绝的话。”
在平均寿命50-60岁的汉代,十五六岁结婚很平常,年过十八以上就是“剩女”了。
“这么说,你和他结婚,已经是板上钉钉,无法改变的事了?”
“还没有最后确定。我这两天正在想,要和你见一面。”
“还商量什么?你不说反对,就是基本上同意你父母的安排了。你心里是不是觉得他比我更好呢?”董祀的脸沉了下来,声音也没了以往的神气高调。
“我没有……”文姬一脸委屈的说:“我一直在想咱俩在一起的那些美好往事。所以这些天才痛苦不已。”
“痛苦有啥用?”董祀情知此时无法挽回,说话也没了礼貌。
“董郎,”文姬第一次用“董郎”这个词儿来称呼他,是想表示他已是成人了。“你是个聪明人。你的到来给我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鲜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