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军队东北军的一指挥官戴汝斌和石以堪二人,也不例外地冲到十米外的另一个大土堆,只见他单眼吊线,把三个冲来的小鬼子放倒。
三个人弹无虚发,一人打死了三十多个敌人。当他打得正起劲时,敌人的一颗野战炮弹打到了戴汝斌、石以堪身边,二人当场牺牲。刘家语也不例外被震晕过去……
这是小鬼子的中岛今朝吾指挥手下开的炮,这个家伙为洗在华北被六十军痛打之辱,象苍蝇似的又跟了上。
**军队东北军的六十七军,为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只是拼命阻击,因没人下令主动出击,蒋介石白白地丧失了反攻的机会,从而促成了淞沪会战提前形成的败局。
从上海到昆山的公路两侧已挤满了撤退的官兵。但六十七军仍坚定地与四十军和保安部队一起坚守松江。为了完成“死守三日”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三支阻击部队是以生命来换取时间。分分秒秒,都在付出血和肉的代价!至当日夜,守城部队已几乎拼光。
此时,小鬼子已围住了松江城东门、西门和南门,为了不使指挥部被敌人包围在城里,吴克仁、郭汝槐、王公屿研究决定:城内残存部队从北门突围。
虽撤出了松江城,但被敌机盯住的吴克仁军长的队伍,不断遭到敌机的跟踪扫射,在白鹤港架设浮桥时,敌机又对部队进行轰炸、扫射,很快,小鬼子的便衣又赶到。弹雨中,几颗罪恶子弹向吴克仁飞来,英雄的上将军长就这样中弹牺牲了!
由于松江之战是我国军队大撤退之前的最后一幕,又是在上海城区外围作战,与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相比,打得更加激烈。但是,这并未引起当时新闻媒体的重视,更没有一个正义的、不怕死的记者前去采访。甚至,连国民党军政当局为了掩饰自己在淞沪会战中失误,特别是最后阶段未能组织有序撤退的指挥失误,避而不谈。
**军队的当权者,不但不褒奖六十七军,反而对这支英勇抗战到最后的部队的诬陷却步步升级,罪名是“不战而退,使全军蒙受重大损失”。
甚至,还造出吴克仁军长投敌的谣言,后经王公屿等松江之役亲历者的证明和力争,直到一九**年清明,台湾当局才将吴克仁将军灵位加入忠烈祠。而**有关部门,早在一九八七年即已追认吴克仁将军为抗日的革命烈士。
六十七军为抗日牺牲的烈士们可以安息了!
人们更不了解的是,当时刘家语所在的这支部队,于淞沪会战中牺牲的还有**党员和受党影响的进步青年、同刘家语一道到六十七军的学兵队学员中的郑里坚同志,就为保卫大上海献出了生命。另外,在上海参战牺牲的老学兵队的还有戴汝斌、石以堪等八名地下工作者。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永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