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在秘书李欣的建议下,霍守义将熟悉东海县情况的战地工作团主任刘家语和自己的秘书李欣,派去指挥分属两个旅的两个营,因此,就把六六八团一营、六七一团三营先行调来并让他们断后。
两支红色的大箭头,象两把锋利的尖刀,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插向芝麻村和房山村。
在房山村的正面,设置了二十多个临时工事。这些工事的射击口平瞰大地,虎视眈眈。在小鬼子看来,他们有这样强大的火力部署,即使东北军冲到了这边,也将被打回去或被消灭在小麦地。因此,敌人对麦地的警戒很是麻痹。
另外,这二三十里麦地虽然是一个开阔地,但它的正面,有两道三米多宽的水沟,进攻的东北军官兵可以直抵敌阵前。小水沟的水面冻得硬梆梆的,便于官兵弓腰奔跑、冲击。房山村的南则不同,那里几乎全是一马平川,三营的官兵冲上前后,要完全匍匐前进才能靠前。事实上,要完全匍匐前进不被发现,那是不大可能的。
出奇不意,变最险峻之地为最安全之地,这是刘家语很爱采取的策略。
但刘家语并非盲目冒险。战前,他曾指示官兵,要针对小麦地具体情况,要认真做好各种准备。一连受命后,为保证顺利地夺取房山村消灭小鬼子,我地下党员吕志先、牟锋等同志早就在一连三个排中作好战前动员,尤其抓了两项重要准备工作:组织好担架班,配备两个战时工作团卫生班随军前进。
由于六六八团一营前面阵地火力太猛,攻击手的选用就显得太重要了。在夺这个阵地的战斗中,二十几岁的一连长吕志先起了重要作用。吕志先在东北军同小鬼子打了多仗,对小鬼子的打法了如指掌,冲起来如履坦途。我东北军以吕志先手下的第一排为主,成立了一突击小分队,由吕志先自己担任队长。
下午三点,突击队悄悄地进入了小水沟。小水沟**是当地老百姓挖水晶时留下的大水沟,二十多米长的大水沟,是我军一个十分理想的藏兵点。同时大水沟和小水沟相通,官兵前进,不用翻坝过堤,所以说这是突击东进的一个极好的地点。
不一会,我东北军六六八团一营和六七一团三营都接到主任刘家语和李欣二人命令,都进入战斗位置。
突击。紧接着我东北军大小炮发出了怒吼,炮弹象无数的火龙,呼啸飞向敌阵地。敌阵地上火光闪闪,炮声隆隆。十多门各种火炮,在十分钟内,竟不停歇地射出一百二十发炮弹。如此强大的火力,就是小鬼子也难以达到。
随着炮声的怒吼,各突击队一起出动,冒硝烟和尘土杀向敌人。从麦地小水沟里冲出的突击队,这时抢先冲向敌人阵地。吕志先右手举着大刀,左手端着二十响,一马当先。
三我东北军二营的突击队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