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语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被担架抬着追上队伍的。可是。当他醒来时,三个机关的转移已由战工会秘书长陈明同志,接替他的工作统一指挥了。恶战一直打到傍晚,大家这才趁脱了险。
可是,由于敌人仍在“清剿”、“扫荡”之中,我八路军山东军区被迫继续转移。
为刘家语检查伤情的医生告诉他说:“首长,这颗子弹穿过你的肺部后,在肋骨上滑了一下,从而贯穿而出。虽然这个伤口流血不少,伤势很重,子弹也没有留在体内,幸好没有伤及心脏。”
“真是太谢谢你了,医生同志!”刘家语吃力地谢道。
“别,别别,别客气!”医生不好意思地说。
刘家语做了治疗后,被放在担架上,随分局机关队伍一起转移行军。到了第三天,在向大青山转移途中,又同敌人打了一场遭遇战。
大青山是山东抗大分校五大队驻地,那里原来没有敌情,后来情况发生变化,敌人派出一支部队去包围他们。他们在紧急转移中无法同山东分局等机关联系,结果他们的这帮同志钻进了敌人布置的“口袋”。当时的紧张和被动局面,是可想而知的。
在激烈的战斗中,为了不拖累队伍,刘家语和警卫员李美林,还有抬担架的几个战士,隐蔽在野外一个高梁秸垛里。
战斗过后,已是夜间。刘家语的伤口剧烈疼痛,于是他心想:自己大概是活不成了,不能拖累几个战士。就对他们说:“我不行了,你们不要管我,赶快设法去找部队,告诉他们我在这里。”
“不,首长!”战士们不听刘家语的话,谁都不走。
“一切行动听指挥,同志!”刘家语发火地说,“找不着部队,凭你们几个在这里也保护不了我,还是听我的话,赶快去找部队!”
“是!”有几个战士走了。
“我们坚决要留下来,跟首长在一起!”警卫员李美林说道。
“不行!”刘家语听后生气地说,“一个不留!这是命令,必须服从!”
这两个警卫员,只得含着眼泪恋恋不舍地离去。
此时此刻,刘家语一个人躺在高梁秸垛里,昏迷了一阵,醒来后爬出去观察动静。
寒风在四野凄厉呼叫,刘家语的伤口疼得更厉害了。这时,刘家语忽然想起荆轲悲壮的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于是乎,刘家语十分伤心地想:“我大概就要这样在这里结束此生了。可是凭什么呀?这能让我刘家语服气吗!?因为,我刘家语只有二十几岁呀,还没有看到把日寇驱逐中华大地呐!另外,我还有远大的理想没有实现呐!不服气又能怎么办?勇挑重担!”
这时,刘家语想到戏曲舞台上每逢这种情况,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