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学现在还没有着落,小学已经筹备了差不多了,只差校舍,而育儿所与小学一样也没有校舍,现在也是随时性的打通了几个院子,都是小孩子磕了碰了都是问题,细心的妇人将袁凌鳯没有考虑到的细节也慢慢的完善了起来。
育儿所有棱角的地方能去掉的就去掉,不能的就包上破被子破棉衣,虽然不教字,不过袁凌鳯经常给怜雪讲故事,小禾记性好,虽然很多字写不出来,不过在二婶和一众妇人的帮助下,育儿所的教材出来,小禾神出鬼没了几天,育儿所便去向族中要求,在印制书籍的时候要加上育儿所的故事书。
没想到书商是个趣人,在亲自来北崖征求了袁凌鳯的同意之后,希望成本价为北崖印制所用书籍外,不过要求是拥有这上百个故事的印刷权,虽然现在这个时代印书传学是要自己花钱的可是书商看中了这里面的商机,于是伴随着很多孩子成长的北崖童话诞生了。这是后话后话暂且不提。
仅仅说一下育儿所的出现给北崖带来的变化,一个北崖堡普通的小家庭,假如年轻的夫妇有事情,可以把孩子放到育儿所,晚上再接回来,彻底解放了之前在家里看孩子的妇人,虽然有人说些杂言杂语,可是大部分的族人还是接受的,而那些读过书或者公认推举出来的妇人,也能让族人放心的把孩子放到育儿所。
如此一来,袁凌鳯平添了上万人手,虽然都是妇人,但是袁凌鳯可没有小看她们,不说别的,北崖袁氏八万人那统一制成的衣服,没了这些妇人,指望用钱去买,到哪里去买这么多衣服呢。
这也给袁凌鳯提了一个醒,自己为什么不从细处去做,任何事情,看似一件小事,但是做的人多那就是大事业。
只不过现在还未时过早,当下最重要的是让族人吃饱,至于赚钱,那也得吃饱了,喝足了,才有力气去做,不是吗?
而现在袁凌鳯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却是能不能在春雨来临前将种薯播种完毕,良田的小麦情况很好,几场大雪很是及时,不过这一会,却有两千匹驽马拉着石磙在麦地里“压麦。”
因为雪水充足,小麦会出现疯长,白白消耗地力,到了麦粒充浆的时候地力却跟不上,恐怕会出现减产的情况。
夕阳西下,田里的活这两天已经干完了,不过北崖袁氏的族人们却没有时间去休息。
被北崖袁氏称为“南崖堡”的新城还只是刚挖了一个地基,冬日里修建的砖窑还是有些问题,太小,太少了。
在北崖一堡八村开垦完田地后,最西头的那片是贫瘠之地,派上了用场。
袁凌鳯也接受了族人口中“南崖堡”的称呼,在袁凌鳯和一众族老的想法里,既然南崖堡如此重要,就不能像北崖堡一样去建造了,北崖堡所用的砖有点小家气,导致现在城墙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