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旧事,仍死抓着不放,就不怕落人话柄嘛。
昨日的那什么公示表一事就已经差不多把个朝中百官得罪了一个遍,今天再整出来这么一出记仇小人的模样,这是存心不想在官场上混下去了嘛。
再说了,听你小子的语气,分明是想着让刑部低头认错,亲自去揭了那封条,若果真到那一步,那自己这个刑部,怕是得有一半人来递奏请辞。
“陛下,此非儿戏,由刑部出具的封条,代表的是我大宋的律法铁条,不可私用,亦不可随意揭去,任何公权,皆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
最后一句话,说的掷地有声,把个窃窃私语的朝堂震的顿时寂静一片。
“臣复议!”
此话音刚落,便感觉自己身边站多了一个人,微微转头看去,施御史!!他为何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支持自己?!
王浩不知道的是,他那句“任何公权皆不能凌驾于律法之上”实在是搔到了这位施御史的痒处。
平日里动不动就习惯了跟朝臣甚至跟赵老大顶缸的御史大人,听着这一句铿锵有力将国法上升到金石铁铸一般地位的话,心中顿时犹如惊涛翻滚,着实畅快。
这一句话,不正是自己毕生所追求的至理大道嘛,若人人能尊国法如铁条,何愁家国不兴!
“臣也复议!”
施御史的话音刚落没多久,队伍中竟又有一个言官站了出来支持王浩,殿中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到此时,赵匡胤也感觉坐不住了,这句话的分量有些重了,的确是说到那些御史言官的心窝子里去了。
他是即想叫好又有些不敢认同,想叫好是因为这国法代表的就是自己,不敢认同则是如此一来,无疑也会把自己也锁进这牢笼。
然而遵纪守法,嘴上是一回事,私底下有时却是令一回事,法理不外乎人情,很多时候,连自己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敷衍过去。
如今倒好,就因为区区一个义学,竟一下子上升到了国法纲纪的高度,此刻很想把王浩请到后殿,私下里跟他商量商量这件事情就别在死咬着不放了。
正想着如何开口把这一滩稀泥给和起来,一个小黄门跌跌撞撞的跑进金殿伏地禀报。
“陛……陛下……登闻鼓!有人敲了登闻鼓!”
听闻此言,朝堂之上顿时“哗”一声炸了开来,纷纷将怀疑的目光投到了王浩身上。
接收到众人投来的询问眼神,王浩摊手耸肩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各位大爷也太看得起咱了,此刻自己已然胜券在握,就等着赵老大你发话承认义学无过,天圆地圆这种言论才能在自己那片小天地里生根发芽,为开启民智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只是此刻这蹊跷的登闻鼓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