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北宋小商户> 第二百四十四章 海港新貌

第二百四十四章 海港新貌(2 / 3)

言语和善,为人和气,行事却如此怪诞,这些日子以来,着实让这四大家主担心不已。

幸好派出去打探消息的阿九终于回来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人其实早在大司农到广州之后不久就已经派出去了。

精明能干的阿九果然也是不负众望,数月来马不停蹄的穿州过府,终于为家主带来了异常宝贵的信息。

“照你说来,这王浩就是一个到处撒钱的大善人?!”

“是的老爷,据小人打探得知,义学教授王浩此人在京城百姓口中的风评极好,几乎无人不知。

尤其是在城外贫户百姓的口中,都把他当成了大恩人一般,不光是在京城,据说京城周边各府也都有设立义学,亦都免束修,供吃食,无不交口称赞……”

是了是了,观此子在广州城内所为,说白了不就是到处撒钱嘛,办的哪一样,不是只花钱不赚钱的。

码头上那么大一个摊子铺下去,却从来不过问海贸的事,即便日后码头上新建的那些商铺能租一些出去,显然也只是杯水车薪,绝技不可能把撒出去的钱给赚回来。

“对了!”

坐于一旁老三玉麒麟突然间猛一拍大腿高声一呼,打断了正在汇报工作的阿九。

众人也都这咋呼声齐齐吓了一跳,老大阮孟常随即出言训斥道。

“老三,你又发的什么神经!”

“大哥,老玉想起来了!开学堂的事,王浩那小子曾经跟老三提过。”

“哦?什么时候的事?快说来听听。”

“大概月前吧,在码头上遇上的,闲扯了一会,当时他突然问俺山娃子读不读书?

我说山娃子读什么书呀,认不认字还不都是山沟沟里刨食吃的山娃子,没啥区别。

他就说不一样的,很多事都会不一样,随后他就让俺在山里弄个学堂,请个西席,还说花不了几个钱。

大哥,他说的可是真话?让山娃子学几个字就不是山娃子了?”

“嗯……”

阮孟常闻言只是长长嗯了一声,并没有回话,其他数人闻言也只是沉默。

大山里若能走出几个举子进士,那大山就再也不是大山,土民也不再是土民了。

这道理谁都懂,然而岂是说说那么简单,更不是请个西席教俩个字的事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道理也很简单,也都懂,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做。

“那他哪来那么多钱开了这么多的学堂?”

沉默良久,方才有人开口说道。

“捐的,都是百姓们捐的老爷。”

阿九终于又接上了方才的工作汇报。

“百姓捐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