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懂事。
“学生……知道了。”
方继儒讷讷地回了一句,大人也真是的,都已经拿到证据了,为何还要继续纵容他们。
只是这事也确实已经不着急了,在核算了四大家在市舶司每年的流水之后,王浩就已经一点也不着急了。
之前还以为是多大的生意,核算之后才发现,整出这么大动静,几乎垄断了广州府这边的海贸,每年也不过只有区区百万的流水。
这个数字在常人眼里可能会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但在王浩看来,太少啦。
咱这大宋朝唯一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每年才一两百万的流水,这也太寒酸了些。
也正是在那之后,才改变了之前想好的对付四大家的策略,改成用一种完全漠不关心的态度去处理。
暂时把主要精力放在这港口建设上,先把摊子铺好,铺的足够大,至于四大家的那些事,到时处理起来也就容易很多了。
“小白小黑小青小周,你们的几个的外语学的如何了?”
“禀大人,还在学。”
“说几句来听听呗。”
“这……这不太好吧?不敢献丑呀。”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
看着几人露怯的模样,连蹦几句外语都会不好意思,王浩忍不住想要再次调戏一番。
“大人呀,这不是已经有通译了嘛,为啥还要学呀,那什么大食文就跟蚯蚓似的,又难学又难写,学生……学生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是呀大人,还有您说的那些真腊,占城之类的番邦,大多连系统的文字都没有,学起来尤为吃力。”
“你们几个就知足吧,再难学,能有我这梵文难?”
被分配去学习外语的几个学生越说越起劲起来,纷纷表示压力山大。
“通译是通译,咱们自己也要有人能说,能听,还要能写!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事半功倍,尤其是要会写。”
王浩的话音刚落,就有另一个学生拿着几份小册上来插话道。
“没错,至少也把那几句话该怎么写先给学会了,我这还等着用呢。”
接过小册,一本本的翻看之后,王浩不由得赞道。
“嗯,这样就立体多了嘛,文字加上去之后就按照这个模版去拓印吧,现在就可以开始散发了,海上航行动辄数月,一来一回也差不多到预定的时间了。”
这需要拓印散发的小册自然不是邻居大哥的那个《春江遗梦》,也不是什么港口商铺的宣传单宣传册。
而是一份份做工精良,画面写实立体,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而且会印上各国语言的邀请函。
广发英雄帖的目的,则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