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其实还是赵二还在的时候比较有条不紊一些,至少那时候赵老大出征在外的时候,京里的政事基本上不需要他来操心。
如今倒好,京里虽然有儿子辅政,却因为资历名望不够,很多时候,也就当个吉祥物,所以很多事情还得由他老子做主,于是才有了如今这样一个局面。
也正因为如此,年前看上去还相当精神的赵老大,这些日子以来,看上去明显又苍老了不少。
王浩也长话短说,把前些日子交托给自己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并表示粮价这事可以放心,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绝对不会再有波动。
尽管比较疲累,但赵老大仍然是仔细听取了王浩的汇报,也把他递上来的奏报仔细看了一遍。
平抑粮价对安抚城内百姓至关重要,这件事情,其实在王浩没来雄州之前,他就已令人着手办理了,然而随着战事的胶着,尤其是西北之乱的消息传送雄州之后,百姓的恐慌情绪也更加日益浓厚,平抑粮价的事情也因此渐渐感到了力不从心。
也是因为这个,没有在半道上把王浩复又劝回去,想着这事交给他去办,定然事半功倍,如今看来,也确实如此,也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所以对于王浩的工作效率,自然也是相当满意的,良久之后,舒出一口气长叹道。
“嗯……这些事情,还是得由你来做纳……”
“为陛下分忧乃是臣的本份。”
王浩也不咸不淡的说了句场面话,随后又将手上的一个小木盒呈了上去。
“陛下,臣给陛下带了几斤清茶……”
清茶可是熬夜神器,赵老大最近应该会比较需要。
“清茶?就是最近在京城出现的那种清茶?”
“正是。”
“嗯……那什么清茶朕也喝过,寡淡无味,宛如清汤。”
“咳咳……可这清茶喝了不头疼……”
王浩闻言略显尴尬,似乎人们对清茶的评价都是这个样子,可能是因为现在这炒茶技术还没有成熟的缘故,炒出来的茶的质量,确实差了些,可要说宛如清汤,这也不至于吧……
“嗯……怎能不头疼呀,王浩,你可知道,银州已失?”
赵匡胤接过那一盒清茶放到一边,抬头说话之际,一脸的惆怅表情。
银州被反军占了,这也是自大宋立国以来首次失地,尽管这银州之地本来就是一个割据政权,大宋在那里也没有实际的掌控权。
但至少名义上还算是大宋的,如今倒好,李继迁公然反宋,并一举拿下了银州,连名义上的掌控也失去了。
这显然是一个很不好的征兆,立国才二十年,就有反军占去了五州之地,还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