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检,只是验看过了洪遵的身份就放行了。
过了水门之后,沈敏算是知道洪遵跟他所说的繁华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和运河沿路他所见过的那些大宋百姓不同,临安城内的百姓,即便是码头上卸货的夫子,身上都洋溢着一种莫名的自信,这更像是他所见过的八十年代的中国人。
也许他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也许他们现在从事的工作也不是很高贵,但是他们似乎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觉得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工作去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样的人,沈敏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了。
正是从这些临安城普通百姓的身上,他大致理解了,为什么赵构、秦桧和金国签订了那么屈辱的绍兴和议,又无故诛杀了抗金将领,打压主战的士大夫们,却依然能够把南宋的局面给维持下来。因为在他们直接治理下的百姓,生活还是过得不错的。
在当前的交通通讯条件下,都城的百姓几乎就代表了全国百姓的民意,外地百姓就算想要告御状,也得先有这个路费不是。
而只要都城的百姓还在支持这个朝廷,那么对于外地的百姓来说,他们的反抗就只是疥癞之患,朝廷总是能够抽调地方军队去平乱的。
当然,百姓为了自己的稳定生活会选择支持现在的朝廷,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感受到绍兴和议带给他们的屈辱。否则就不会有狱吏盗走岳飞的尸首埋藏起来,也不会有人公然在大街上刺杀秦桧了。前者源自沈敏的记忆,而后者则来自于洪遵对他的讲述。
不过对于临安百姓精神面貌的思索,沈敏很快就放弃了。对于曾经在杭州待过相当长时间的他来说,他现在最感兴趣的,还是对照着记忆辨认经过的地方在后世杭州的什么地方。
这个游戏分散了沈敏大部分的精力,不过他也还是没能分辨出多少地点。毕竟古代的深宅大院是很难同现代的高楼大厦重合起来的,更别提这时候的街道狭小而又肮脏,完全和后世宽直的柏油大马路对不上。
折腾了半日之后,沈敏只确认了一点,那就是不管现在还是后世,杭州的路都是特别的堵。只不过后世的杭州是堵在路上,而今日的临安是堵在河上。
从保安水门到左藏库桥附近的洪宅这段水道,比从西兴渡口跨江到保安水门还要花时间的多。在船只的挪动过程里,沈敏甚至还有闲暇叫人去岸上面馆订餐,尝了尝临安最出名的丝鸡面、三鲜面和笋泼面。
不得不说,这不知名面馆的老板手艺确实不错,虽然没有味精、鸡精这类后世调味品,但是这位老板用鸡汤、猪骨汤调出来的汤汁极为美味,让沈敏连吃了两碗。
当船只在左藏库桥的码头靠岸,齐彦河招呼着几位挑夫过来装卸行李时,沈敏终于忍不住开口向洪遵问道:“老师,弟子之前都忘记问您了,我们这几人突然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