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玉之觞> 第三章 校场争锋 一

第三章 校场争锋 一(2 / 4)

自己亲手盖一所屋宅。重耳在城中买下一块田地,带着几个门客和一众家臣,又从衙门里拨了十来个小吏,然后亲自挖地盖房。

栾枝曾担任过绛城的司徒,对于筑城建房自不在话下,当下分配了人手,让人从郊野运来木头和石料,这里挖地基的挖地基,填沙土的填沙土,还有切木料的,夯墙土的,都分工到位。

蒲城民众刚听说来了个公子接收此地,此刻又听说这位公子亲自带了手下在城中盖宅子,不异于听见了千古奇闻,全城的男女老幼都跑来观看。开始几日人们只当是新奇事看,渐渐地见重耳当真是造起房子来,便一齐上去帮忙,有帮着拉木材的,抬石头的,工匠们闻讯也都赶来帮忙。

重耳见来的人多了,下令前来做工的都可领到赏钱,做一日工给一日钱。这下举城沸腾,依着晋国的旧例,一年中民众总有两个月是要为长官服役的,各家出几个劳力,或筑城,或修路,或建造屋宅,不光没有任何酬金,若逃避服役的,还要受苦刑。

如今听说帮长官盖房,还有赏钱可拿,民众纷纷赶来帮着建屋修园。栾枝把做工的民众分门别类,或负责搬运,或砍伐木材,或搭建,或凿割,又把技艺精湛的工匠挑选出来,或雕刻,或彩绘,或做屏、门、窗等精细物件。如此一来,原来耗时数年的屋宅只用了三个多月便大致完工,依着重耳在绛城的公子府样式,又多建了一个曲径通幽的后花园。

栾枝又将手脚麻利、做事稳当的人挑选出来,记录进名册,委了他们职务,或工匠、或仆役,留在衙门内或公子府中任职。

重耳见了新建成的宅子十分满意,又让人在宅子入口造一间独立开来的小楼阁,做为接见民众,供有志之士献言建策之用。

重耳让人在大门口贴出告示,让民众为此楼取名,若取得好的,可担任蒲城官吏。一时间但凡识两个字的,都赶来碰运气,献上建言无数,更有那字不达意,别字错字的不计其数。

重耳将献言的竹策翻看了几日,见一竹片上写着“昭明”两字,不禁喜道:“昭明两字取得好,虞书上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不正是我建此楼的目的吗?”

重耳传令将此竹片的主人召来,那人进来向重耳行了礼,重耳见他二十出头的年纪,衣着虽破敝不堪,但举止从容,自有一番清傲风骨,且礼节适度,合乎规范,便问及他的来历。

那人自称名叫介子推,只是一介平民,靠着耕作几亩薄田度日,生平喜爱读书,买不起书,就借了人家的书来读,买不起笔砚,就用刀在自家的木板壁上刻着写字。

重耳敬重他,便让他留在衙门内,让蒲城令封他做个书吏。那些但凡能写几个象样的名字的,重耳也将他们留了下来,分派了差事,或衙吏,或门人,或掌事等,留在府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