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踕两次会盟,都坐在蔡君之后,心中一直老大不自在,知道此番重耳召国君前来,是想要出兵卫国,废除卫郑,因此有心从中作梗,便道:“联军出兵乃是大事,卫国也是姬姓后裔,中原大国,咱们万不可因为一人之言就兴起兵戎之事,还是慎重为上,依我看,咱们不如叫卫郑前来,亲自与元咺对质,请天子当面裁决,分个对错出来。”
重耳向姬郑道:“不知我王意下如何?”
姬郑道:“郑伯所提甚为妥当,如此才不失了公理。”
国君们也一片附和之声,重耳也只得应允下来,立刻派遣使臣到卫国,让卫郑到温邑来与元咺对质。
卫郑刚刚坐上国君宝座,就接到去温邑受审的消息,登时慌了手脚,忙叫了臣子们来商议,众人都劝说卫郑接受晋候的宣召,前去温邑与元咺对质,或许还有回转的机会,否则联军一旦大军攻入,卫国必然分崩离析。
卫郑躇躇良久,最后痛下决心,带上自己的心腹,宁俞、贞庄子和士荣一起前往温邑。
卫郑一行到了温邑,还不及拜见重耳,重耳便命人将卫郑一行扣押起来,然后禀告了姬郑。姬郑派出王子虎做裁决官,提审卫郑与元咺。重耳派出狐偃,和王子虎一起审理,卫郑让贞庄子替代自己受审,士荣和宁俞为自己的辩护官。
一众人站在朝堂上,元咺款款而谈,将自卫郑出奔襄牛以来,卫武代理摄政,忠心耿耿,如何将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又如何替卫郑向晋候求请,并迎接卫郑回国等事宜详述了。
元咺声泪俱下,末了道:“卫武摄政之时,专犬曾向卫武献言,让卫武杀了卫郑,自己取代国君之位,可卫武并没有听从,可见卫武的一片忠贞不二之心,可卫郑却让专犬射杀了卫武,试问若不杀卫郑,天理公道还何存啊?”
贞庄子道:“此事都是专犬一人所为,与卫郑并无相干。”
元咺道:“卫武本与卫郑约定六月初一回国,可卫郑提前回国,仓促之下直入宫城,难道不是卫郑先有猜忌卫武之心吗,若不是他猜忌在先,专犬又如何能射杀卫武?”
宁俞道:“专犬当初劝说卫武谋反,见卫武并不采纳,所以又转投卫郑,在卫郑面前进谗言,离间卫郑与卫武,才使得卫郑心生猜忌,所以过错皆在专犬一人。专犬射杀了卫武后,卫郑当即就将专犬斩首示众,我等此行来温邑,还特意将专犬的头颅带来,请两位裁决官过目。”
狐偃道:“过目就不用了,专犬既死,背后指使之人更是从无得知,全凭你们几人在这里信口而谈。”
士荣道:“我等所说皆是事实,不敢妄言一句,请裁决官……”
狐偃打断道:“你们三人各说一句,便已是长篇累牍,元咺一人,怎能说得过你们三人,元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