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里还是宣纸,饱藏着白舒琳的玲珑心思。
盯着这个日记本,白芷脑海中里冒出一个强烈的念头……
陆爵风眸光中掠过一丝了然,说:“今天晚上我陪小可小爱,你在这里看日记。”
白芷点头,带着感激的目光看向他,“谢谢。”
陆爵风没有说话,幽深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起身离开。
白芷打开日记本,母亲娟秀的小楷字体映入眼帘。
1991年3月20号,这本日记开始的时间。
她算了一下,二十七年前母亲应该刚满十八岁,那是女人一生中最鲜嫩的年纪。
从第一篇日记就能窥见,白舒琳是个情感细腻的女人。
她笔下的三月的杨柳婀娜多姿,清江的春水柔波脉脉,风.流婉转的文字,颇有魏晋才女谢道韫的风格。
日记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挨着记载,前几篇都是一些生活中零碎的小事,记载着母亲在高中时期学习的琐事。
比如,英文老师发音不够标准,数学老师能够徒手画圆……
直到七月,91年的盛夏,白芷在这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白舒琳。
白舒琳很美,不仅因为她的长相。
她身上还有一种能让人安宁下来的特殊气质。
年少的白舒琳喜欢穿白色的衬衫,袖口总是喜欢绣一朵山茶。
又黑又长的头发扎成两个麻花辫,自然地垂在胸前,一双杏眼柔如清波,眉目中天然含着一段情。
这样的女人,放在任何时代都是受欢迎的。
在那个夏天,她身边聚集了很多个追求者。
但她最欣赏一个叫仲卿的男孩子。
日记里,白舒琳是这样描述的,“仲卿长得干干净净的,说话的声音好听,才华横溢。只有他这样的人才堪当祖国未来振兴的大任!”
典型的长在红旗下,七十年代人的根正苗红的思想!白芷心想。
结合前后的文字看,仲卿很喜欢白舒琳,可是白舒琳不喜欢仲卿,因为张晓燕心里的人是仲卿。
读到这里,白芷下意识地点了点发涨的太阳穴。
她好像嗅到了三角恋的狗血气息……
耐着性子继续读下去,还好,后面发生的事情很正常。没有闺蜜争男人反目这种诡异操作。
那个年代的男男女女都很保守,喜欢都是放在心里,不敢明目张胆。
另外,仲卿家庭成分很高级,父母双方捱过十.年.动.乱,得到了国家的政策补偿。
九十年代大浪淘沙,仲卿的父母放弃了国企的高级工程师工作,下海淘金。
仲卿即将跟随父母搬家转学,临走前,他向白舒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