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是大圣师> 第二十六章 朱三

第二十六章 朱三(2 / 3)

量远大于薄皮瓜,五色瓜不仅是硬皮瓜,它个头也大,并且比其他甜瓜含糖量高。

论个卖的要便宜一点,多是品相不好的,或者时间放得长的,论斤卖一斤大约在六七文钱。

五色瓜三月就要种下去,今年三月还是在严重旱灾中,产量无疑受到影响,比往年贵了一倍。

这是瓜贩子卖出的价格,轮到刘昌郝就不行了,他大规模种自己卖是来不及,还会与相关的果子行扯皮,只能请牙人与果子行交易,再卖给各个小贩,这样算来,到手的顶多只有一文半钱。但只要种好了,收益也很可观。

三表哥说:“汝欲种五色瓜?”

“是啊。”

如果在宋朝将牡丹种好了,不亚于种金子。但是种牡丹成本高,见效慢,得等上好几年才能看到效益,又是在刘梁村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仅是前期的投入便吃不消。

刘昌郝又选了菊花与甜瓜,菊花泼辣,一岁一枯荣,繁殖速度快,后年便能看到收益。那么与甜瓜合在一起,便是双保险。这个在县城里便想好了,至于芍药,不仅仅是当花卖,还有其他的用场。三表哥无语,你净挑高难度的种,各色甜瓜中,五色瓜是最难种的。

来到朱三郎的家。

他的家位于新宋门北边一处偏僻的小巷子里,是租来的房子,两间正房,还有一间牲口棚,里面关着一头毛驴,是朱三郎的代步工具。

朱三不在家,但家里有人,朱三的母亲,妻子,以及两个孩子。

朱母进城已经有好几年,少年变化大,她不认识刘昌郝三表哥了,不过一听是鲁庄的人,立即很客气地给他们倒茶。至少朱三的母亲还认人,刘昌郝放下礼物,一边喝茶一边等朱三郎回来。

等了一会,到了吃中饭的时候,朱三从外面回来。

刘昌郝说明来意,同时观察着朱三。若不行那就立即换掉,反正京城牙人多如牛毛,只要给钱,想找一个适合的并不困难。

“李氏花行,莫非是相国寺后面花店?”

“是的。”

“其家主人吾认识,为人诚实,汝找对人。”

“三郎,汝能否弄到正宗魏紫姚黄?”

“刘小郎,汝乃异想天开,上何处安得正宗姚黄魏紫大株?虽买接头,亦未必能买到正宗姚黄接头,魏紫接头虽能买到,皆无法保障其乃正品也。”

朱三的答复与李掌柜是一样的,只不过朱三提到了接头,让刘昌郝灵机一动,难怪我觉得哪里不对劲,复问:“三郎,洛阳牡丹何时秋剪与接头?”

“今年节气迟。”

明年有一个闰四月,为了历法统一,今年节气皆往后推,如秋分,一般在农历八月下旬头,但今年推到八月末最后一天,大约推迟了8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