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魏霸主> 第786章这还是渔船吗

第786章这还是渔船吗(3 / 4)

拉完。这笔钱杨运也没有能力拉完。

伙计又道:“这位客官,我们皇家银行可是陛下钦点的银行,如果带着钱票花不出去,回头我将脑袋赔给你。”

听了这话,杨运这才拿着钱票去了不其城。

“这位老板,您可是要买船?”

对于老板这个称呼,板这个称呼。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据传闻是冉明当日曾戏称地叫了张询一声“张老板”,因此传扬开来,形成了风尚。

华夏的船只制造,到了隋唐时期进入到一个高峰。当然南北朝一直都是战乱,技术相对流失得太多了,不过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太聪明了。冉明只是提出了一个龙骨的构想,现在的魏国船厂已经可以造出四十余丈,相当后世两千六百吨级别的大船了。冉明听说后世的专家所说,木质船最大不过两千吨级别,像历史明朝的大福船根本无法达那种规模,所以是古人夸大的数据。现在冉明真想抽死那些专家。

四十多丈长的龙骨,自然找不到没有那么长的大树,可是谁说龙骨非要用那么长的树了,那些古代工匠,用鱼胶和铁钉,钢筋可以将龙骨接成四十多丈,光这种四十多丈的大船,下水了超过百艘,可别说,海上的大浪,还真不容易颠覆它。

伙计道“这位老板,一看就知道您是有身份的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这么大的身家怎么能不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呢。我们船厂新造的鲸鱼级船有四十八个密水仓,即使其中二十个进水,也能让船开回来。一千二百吨的庞大载重量,是大海商的最爱。特别是这种载重大,乘员多,根本不怕海盗。就海盗那种小船,根本不打,直接能给他们撞沉了。”

杨运问道:“这海上的海盗很多吗?”

伙计不可思议的看着杨运。但凡从事销售工作的人,通常都是七窍玲珑,眼皮子活络的人。这个伙计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他还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这个伙计一听杨运这么问。就猜测杨运可能是一方土财主。现在魏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那些士绅豪强,他们的日子不好过了。魏国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到处都是工坊,只要肯干活,绝对饿不死。对于各地没有田地的流民,魏国官府也是尽一切可能安置,分给他们土地。

魏国现在是土地多,人少。尽管魏国的工坊开得工钱不少,可是百姓都不愿意放弃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钱再多,不如土地来得踏实。古代由于交通不方便,而且种植方式落后,没有后世的大型机械,每到春耕秋收,都需要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拥有土地外出帮闲做工的的农民并不少。至于士族和豪强的土地,越来越难找到人种了。古代自耕农的税收其实并不算高。可是都是地方官吏的层层盘剥,粮食收上来会有损耗,地方小吏和衙役都没有工资,每年的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