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资格上朝的大臣,少说也是五官以上的官员,在这级别的官员在后世就相当于正厅级,三十岁能做到这个级别的官员都算是年轻有为了,更何况在中枢的五品官,绝对没有一个没有成家立业的。
很自然,冉闵借助这样的机会为浅招夫婿的打算落空了。
这一日,冉闵招冉明进宫训话。一番见礼后,冉闵让冉明坐下。
冉闵沉吟道:“皇儿,如今大魏朝堂上暮气沉沉,皇儿有何办法?”
冉明其实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权力就像上瘾的毒药,只要手握权力,谁会放弃。中国时代哪有什么退休制度,基本上官员都在干到老死。告老还乡其实只有一个情况,在任上出了差错,算是引咎辞职的代名词了。偏偏这些老家伙思想僵化,不利冉明的改革大计。可是牵扯到了人事上的问题,冉明向来不会多加干涉。不过冉明到底是聪明人,他岂会想不出冉闵的意思。冉明也隐隐感觉冉闵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在为桐棠找夫婿。
可是这些官位没有出缺,怎么可能再找人,冗官容易出现,再想治理就难了。
冉明想了想便道:“儿臣有一个想法,可以采取科举取士,无论士庶,量才适用。”
冉闵道:“这就像是你在青州时的做法吗?”
冉明躬身道:“父皇明见!”
冉闵脸上出现疑惑之色,科举选才法不适为一个打破士族门阀垄断人才的妙法,只是这个科举选才法,选出的才,有点差强人意。冉闵和冉明其实都没有意识到一点,为何科举选才选出的都是庸才。
这点就是士庶这个对立阶级问题了,在南北朝时期是士族门阀政治的鼎盛时期,也是士族与庶族对撞为最猛烈的时期。士族若是与庶族同席而宴,士族会以为是对他们的侮辱。偏偏冉明科举出来的人才,都打上了冉明的烙印,如果冒然把他们挤兑下去,这样就会得罪冉明。所以士族官员开始对付那些庶族官员了,有人充当这些庶族官员的贪污腐败的领路人,很多庶族和寒门官员在糖衣炮弹的攻击下堕落了,不犯错他们没有办法对付这些寒门官员,可是一旦犯法,特别是贪污、受贿拿到证据之后,他们就翻脸无情,所以那些冉明用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纷纷落马。
关键是冉明在前世根本就没有深入官场,哪懂得这里面的道道。要说官员有几个是清白无辜的,只要有人为他们鼓吹,为他们造势,为他们遮掩,这些官员就是能臣贤臣,反之就是无能、贪婪之官。做出这些事情,冉明还一度以为寒门无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结婚讲究门当户对,王子娶一个灰姑娘这样的例子可能会有,但是在中国绝对不可能看到。别说王子了,就算是高干子弟有几个会娶灰姑娘。同样,富家女嫁给寒门子弟,这种事情太罕见了。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