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章顺之皆昌逆之皆亡(上)
“这些无耻的塞里斯人,他们都是胆小鬼!”吉丹河西岸,笈多帝国马来半岛指挥官希达穆尔愤恨的道:“他们就不敢与我们笈多勇士堂堂正正的一战!”
没有办法,刘牢之选择的位置太刁钻了。如果不管不问,希达穆尔也不是没有办法绕开吉丹河,进攻僧袛城。只是僧袛城是不是失陷,对于刘牢之来说,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果希达穆尔不顾一切进攻僧袛城,刘牢之才会偷着笑呢。事实上作为笈多帝国的出色将领,希达穆尔也不会犯如此明显的失误,他不会把自己的后背让给敌人的。再说僧袛城也不是一个软柿子,有了叶调国近八万援军,这让赤土国的底气大增。
扫清外围,这是希达穆尔唯一的选择。进攻僧袛城,灭亡赤土国是笈多帝国的战略目的,可是吉丹河西岸的战斗,却渐渐成了战争的主旋律。笈多帝国和诃罗旦国、婆罗娑国,婆罗刺国都把注意力集中了在吉丹河下游西岸这个原本不怎么重要的战场。
初任一营主将,刘牢之并没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相反,他的打法非常老道,尽量避免野战,而是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把笈多帝国牢牢的吸引在吉丹河西岸。近半年的战斗,刘牢之渐渐丢掉了吉丹河西岸前后建立的七道防线,不过为此,笈多帝国却付出了将近两万人马的损失。如果算是诃罗旦国军、婆罗娑国,婆罗刺国联军,光陈尸在吉丹河西岸的尸体就超过了六万具。
近半年的战斗,不光先遣营成长起来了。就连谢玄、谢琰、李景、李封也渐渐成熟起来了。这场战争,从本质上讲,根本就不是一场对等的战争,可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先遣营虽然只有五千人的编制,然而,火器却不少。此时魏国的火器研发,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西塞罗等罗马工程技术人员加入的情况下,中西结合,各种火器都相续出现。
首先改变出现的还是罗马人的传统强项希腊火。在西塞罗等人熟悉了火药的基本性能后,西塞罗提出了使用火药代替原本的气泵,生产出了类似于宋朝才会出现的猛火油柜。这种新式的希腊火,取消了气泵原本重达千斤或数千斤重的活塞机构,采取了一个类似于喷射管的铜管,在铜管里放上适量的火药,利用火药爆炸产生的强大推力,推动了活塞快速前进,形成瞬间的强大气压。这种猛火油柜比希腊火海军版的要轻上不少,不过相对的威力也小了很多像先遣营就装备了大约三十余具猛火油柜,在这种猛火油柜面前,笈多帝国军队可是吃够了苦头。
除了猛火油柜,像类似于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火箭,百虎齐奔。这简直可以算得上古代版本的喀秋莎。这种被命名“蜂巢”式的火箭发射架只有十六斤重,随便一个士兵就可以扛着到处跑。虽然这种“蜂巢”火箭精确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