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在一旁哭闹,喊叫。竟然有人抓起了弟弟,把弟弟摔在了墙角,把脑袋打碎了。妹妹也被残忍的分尸,花木兰在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她甚至有一死了之的冲动。
花木兰想要报仇,正在这个时候,魏国烈武皇帝举兵反赵,号召汉人反抗羯胡的残暴统治。花木兰的几个师兄弟都成功入伍参军,而十四岁的花木兰却因为是女儿之身被拒绝了。花不兰不甘心,就用布裹住了胸,化妆成男子成功入伍参军。
在邺城之战中,花木兰奋勇作战,毙敌无数,丝毫不弱于男儿。后来她慢慢建功立业,一步一步成长为军中将领,永兴四年,花木兰所部被改编为中央步军五营,而花木兰也升任别部司马。
冉闵大赏功臣,花木兰因功封为关内候。并赐婚花木兰,这才发现花木兰居然是女儿之身。变文艺人是胶东国的老手,讲的时候声情并茂,当说到花木兰全家以及全村男女老幼被杀,那些百姓无不愤恨异常,咬牙切齿。当讲到邺城之战时,魏军主力在外,只有一千多人,却遭遇石琨十万胡军的进攻,周围的百姓无不紧张万分。当讲到花木兰所部伤亡殆尽,决定与城共存亡时,周围百姓闻者无不落泪。当讲到邺城百姓自愿走上城墙共抗羯胡时,那些百姓都紧张的手心里攥出了汗水,当听到冉闵率领千骑回援,单骑冲破敌阵,并斩杀甚众时,听者全部鼓掌叫好。
被改编了的《花木兰》故事,从原文更加曲折离奇,把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最后说到魏军大获全胜,整个望月楼竟响起了震天欢呼。
这一日过后,整个建康便人人都知“花木兰”的故事,而冉闵的那道杀胡令“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更是传遍了全城!
在讲完《花木兰》之后,众人热情不减,众意难违,接着又讲了一个《孤王带着你们去死》的变文故事,和《花木兰》的故事情节曲折不同,这篇变文故事显得更加悲壮。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在普通人心目中,皇帝就是秉承天意的天子,神一样的存在,可是亲王是龙子龙孙,就像半神的一样存在。如今却甘冒危险带领一群贱民去跟敌人拼命,和他们一起并肩面对凶恶的敌人,不光听者感动,无不热血沸腾。
可是更多百姓却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魏国的亲王不多,那个时候不过才三个亲王,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