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年6月初一,李如龙亲临燕地。
李如龙在燕山接纳故燕宗室公孙铎等人的“民意”,继承燕统,同时坚辞帝号,设坛封禅,称大王,改国号为大魏,并派遣燕国宗室公孙闽南下,成功说服东海水师反正。
燕山封禅后,李如龙典封群臣百官,对东征扶桑有功的新军功派大加褒奖,并挑选出一批精锐部队分批赶赴燕地,训练在燕地招募的新军。
李如龙以燕地反齐势力为基础建立西征军,并与代王公孙嘉取得联络,约定东西共击伪齐。
10月,西征军成型,助燕复仇的大旗被立起。
李如龙以东海水师提督汪成栋率领的东海水师为西征先锋,在坚持于舟沙群岛抗齐的公孙羽、段飞等人的协助下,东海水师击败伪齐岸防部队,策应大魏宁海水师攻取登州!
15日,甘兴率领先登营夺取登州,火器营在攻打登州刺史府一战中立威,以火药包炸开敌军防御角堡,重甲先登士夺取府墙,一善射火枪手当场铳毙伪齐登州刺史。
16日,第一批登陆的西征军张大勇部在早早策反的内应陈先勇的帮助下夺取千城县。
17日,莱州刺史丁康反正,登莱郡下属六县未经较大规模的战事便被尽数拿下。
另有少量伪齐周一贯的死忠分子激烈抵抗后被镇压,部分登莱郡伪齐军溃逃至郡外。
20日,为配合南线攻势,李鸷率本部精锐魏军骑兵在北线发动攻势。
李鸷部骑兵多来自愿陆尔平原、东源地区,参与过多次大型战役,野战经验极其丰富,战斗力在魏军中首屈一指。
截止至24日,北线大魏新胜之师在当地游击军民的帮助下势如破竹,与伪齐军野战大小五次皆胜,李鸷引兵南下,夺取齐军于锦江以北的全部据点。
10月底,代王公孙嘉率两万上谷骑兵自西北攻打齐国,公孙嘉顾忌甚多,为保存实力并没有强攻伪齐防线,但仍然吸引了一部分伪齐军兵力赶赴西线,使得锦江前线齐军兵力和补给吃紧。
11月中旬,锦江江防守备程驰带着两员心腹渡江投诚,程驰献上齐军江防图,得到李如龙面见与允诺的官职封赏后,程驰表示能够说服自己的部下在魏军渡河时不予反抗。
御驾亲征的李如龙遂亲率大军渡过锦江。
锦江要塞的伪齐守将何星龙虽指挥得当,并率部强烈反抗希望破坏魏军渡河计划,但由于己方江防军放水和秋季水量下降,在魏军主力部队已经渡河并建立前沿阵地的情况下,何星龙无力回天。
此战,占据突袭优势的魏军在锦江岸边打出一个漂亮的防守反击,自下游渡河的另一部骑兵绕到敌后,包抄了伪齐何星龙部的溃军,一战歼灭楚国帮助建立的伪齐军北方军团大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