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抬头,此时才敢仔细打量李世民。这个一手缔造后世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的男人,让周边国家恭敬称为天可汗的男人,王质从他的神情中居然看出一丝疲惫和苍老。
阳光下,刺目的湖泊如同镜子,将反光投在亭子里。李世民全神贯注盯着北方,等待王质的解释。
“吐蕃国不是简单的部落联盟,在原雅隆悉补野部落联盟的建立起来的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国王,和父王您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你居然将我和蛮荒之地的国王比较。”李世民鼻孔一哼。
“父王,容我细细分析,”王质显出自己的倔强劲头,他也不管之前真太子是否用这样语气对李世民说话,“您经历了隋朝如何从兴盛转向衰亡,您对隋朝官员的腐朽昏庸厌恶之极,对隋炀帝的残暴奢侈、劳民伤财、开疆拓土、战争不断也是感触颇深。因此您让房玄龄等人编撰新的律令格式,实行‘折冲府’制……同样,松赞干布之前的吐蕃之地也是混乱一片,他父亲囊日伦赞被毒害,母后庶民公开叛离,松赞干布弱冠嗣位,性晓武,继位之后判定内乱,统一部落,征服周边强大的羊同国。他推广灌溉,命人制定文字,颁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等等。您和松赞干布都是采取的强硬举措巩固天下。”
李世民目光离开太液池,手指轻轻敲打着椅子扶手,说到:“如果真是晓武之人,我倒要另眼相看!”
王质还想表达意思你们都是官二代,于是绞尽脑汁组织词汇,继续说道:“父王和松赞干布都是在先父打下的基业上展示卓越远见和励精图治。您通过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使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牵制又互不从属。松赞干布国王采用“三尚一伦”,其实就是暗中效仿您。父王和他在用人上都唯才是举,辅佐贤良辈出。”
李世民哈哈笑起来,欣慰说到:“姑且不论我和蛮邦国王是否相似,吾儿刚才言语,深得几十年经邦之要也。”
王质昨夜通宵达旦,汲取史书中的精华,最后的结论却是自己在天明之前想出来的:“父王,您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中众臣皆以为您是指百姓,其实您还有更深一层含义。”
“我有吗?”李世民疑惑。
王质暗想:“我说你有,你就应该有。”他清清嗓子,捶捶发麻的左腿,“周边各国,也是大唐之舟。爷爷在太原起兵之时,突厥借给爷爷千匹战马和两千骑兵。那时我们还很弱小,必须要依靠外族,突厥就是载我之舟。我们占领长安之后,突厥希望我们割土进贡,这时候,摇身一变,他们成为覆我之舟。”
李世民陷入沉思,王质在史书上看到的,希望是真事:“玄武门之事,外人以为是兄弟之争,其实我知道,伯伯李建成,暗中勾结突厥。六月四日,突厥发兵进犯,李建成和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