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罗斯国上下,谁都没有反对意见。
别说罗斯国了,即便是整个欧洲,也都无人反对。
甚至,如果亚历山大二世的这个决定一旦推行下去,相信还会有不少媒体对亚历山大二世大加赞赏。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反犹就是政治正确。
……
在法兰西外交大臣马不停蹄的来到莫斯科之时,亚历山大二世早已经下达了出兵的决定,甚至还为此发布了战争债券。
并且,在罗斯国各地,不少犹太人的产业都被抄没。
看到这个场景,法兰西外交大臣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并不是出于同情犹太人,而是为自己晚来一步而感到惋惜罢了!
既然来都来了,那就得见上亚历山大二世一面。
当然,过程中不会说自己是为了劝阻同大周开战而来。
至于借口,其实很好找,询问亚历山大二世还需不需要借款,法兰西的银行家们应该可以向罗斯国提供一笔借款。
这样一来,外交大臣的任务虽然没有完成,但好歹促进了法兰西金融业的发展,相信回过之后,国王陛下也不会说别的。
对于法兰西释散出的‘好意’,亚历山大二世并没有拒绝,也拒绝不了。
战争债券看似很好发布,可事实上,在罗斯国还真没有什么人愿意购买战争债券。
因为他们明白,购入战争债券,可以说是将自己的钱财主动上缴给国库。
这些年来,罗斯国发布的战争债券不少,但因为国内经济不景气的缘故,国库的钱财都捉襟见肘,又哪有足够的钱兑现当年的战争债券呢?
因此,绝大多数战争债券都没有被兑换出来。
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再相信战争债券这种东西了。
此次罗斯国发布的战争债券,除却少部分贵族为了亚历山大二世的面子着想,购买了极少一部分之外,竟然再无一人入手,也由此可见国内商人对亚历山大二世这位沙皇和政府的不信任。
因此,想要通过战争债券来筹集战争款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而另一方面,罗斯国各地正在加紧抄没犹太人的家产。
这个时代,虽说犹太人在欧洲各国的日子都不好过,可相比之下,在罗斯国的日子是最不容易过的。
除却少部分不愿意离开罗斯国的人之外,其余的犹太人,能走的,早在之前就已经离开了罗斯国。
因此,此次从犹太人那里,罗斯国并未抄没出多少钱财。
再加上层层贪污、扣留,等这些被抄没的家产进入国库之时,已经不足一开始的一半了。
这点钱财,又哪里够用?
因此,亚历山大二世只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