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么不是废话嘛,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在上面,你们要是没得到确切消息,会费那么大的功夫来找我吗?
但面上,杨宁却是微笑点头。
“是真的,一共五十五辆。”
李刚微微颔首,跟身旁的韩梅对了下眼神,随后接道:
“这批重型卡车对咱们国家的国防事业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希望你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将这批重型卡车捐献给国家。”
杨宁暗地里不由倒吸了口冷气。
在推断出对方的来头之后,他就在反复地问自己,能接受的最底线在哪里,是少赚一点还是一点不赚。
可没想到,对方一开口,便是要求他血本无归。
爱国是必须的,若是战争来临,抛头颅洒热血也是应该的,但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以身负巨债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却是万难接受。
淡然一笑,杨宁平心静气地回应道:
“我当然可以把这批重型卡车捐赠给国家,但国家能不能关爱一下他的人民,帮我把八百万的货债给还了呢?”
李刚瞪起了双眼,呵斥道:
“你这是什么态度?!这跟强买强卖有什么区别?”
杨宁嘴角轻扬,灿烂一笑,轻飘飘回应了三个字:
“你说呢?”
李刚忍不住拍起了桌子,怒道:
“你莫要嚣张,像你这种奸商我见得多了,说跟你商量,那是给你个面子,要是不识时务的话,我定你一个投机倒把罪你信不信?”
杨宁仍旧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一声轻笑后,淡然应道:
“信,当然信,所以啊,我现在只是庆幸自己只把重型卡车运回了国,要是当初我一时冲动,把卡车上载着的喀秋莎火箭炮也运回来的话,恐怕都够枪毙三回的喽。”
这可是杨宁手中握着的唯一底牌,这张牌打出去,要是起不到效果的话,他下一步的计划便是立马认怂,但要是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嘿嘿,那可就要两说了。
那二人果然没让杨宁失望。
这边杨宁的话音将落,那边李刚便变了脸色。
四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华国军队尝到了喀秋莎的甜头,战争尚未结束,军方高层便把这种自行式火箭炮列入了重点装备目录。
只可惜,四十年来,华国始终处在先进国家的技术封锁之下,对这种火箭炮的国产化研制进程总是无法突破各种瓶颈。
若是能得到这批喀秋莎……
李刚只觉得自己的小心脏里钻进了一只毛毛虫,在里面鼓拧来鼓拧去,搞得他心痒的恨不得用手去挠上两把。
但,面前的这个小青年,说的话可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