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四百九十四章 拦路之虎

第四百九十四章 拦路之虎(2 / 6)

zf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而林逸青摸清了日本zf的软肋,在让大山纲良向长崎外国领事们提出“列国共管”的要求的同时,授意自己的妻兄乾国驻日本公使何儒章联合英法等国公使,向日本zf正式提出了“列国共管长崎”的建议。

何儒章提出“列国共管长崎”的理由很充分:乾国商民现在长崎者数量极多,约2万余人,琉球商民在长崎者亦有1000余人,这些人很多都在长崎置产,有的家族世世代代便在长崎营生,已历百年,让他们迁移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日本zf又无法保护他们,是以只能“酌派兵舰,随时保护”,而“一国之力有限,各国商民众多”,因而在萨摩叛军撤出长崎,日本zf目前对长崎失去控zhì

的情况下,“当由列国共管,方为至善”,等到日本国内战火彻底平息,“再行交还”。

何儒章的建议得到了英、法、美、荷、意、奥等西方国家的公使的支持,德国方面对此犹豫不决,俄国方面得知消息后则表示了激烈的反对(因为属于交战国家的一方,加上俄军在日本声名狼藉,“列国共管”计划当中不包括俄国),宣称这个计划侵犯了在长崎的俄国居民的利益,但何儒章指出,俄国侨民在长崎者甚少,而且早在战争爆fā

前,俄国居民听从了俄国领事的劝告,已经全部撤出了长崎,现在长崎的俄国人,多是萨摩军移交给荷兰领事馆代为照顾的非战斗俘虏,其中有不少还是波兰人,所谓“侵犯俄国居民利益”根本无从谈起,加上俄军支援日本zf军作战,属于交战一方,而且原来在长崎的俄国军舰早就撤离了,实jì

上等于放qì

了对长崎的俄国居民的责任,因而才将俄国排除在外,确是“事出有因”。

在看到乾国联合英法等国坚持“列国共管长崎”的意志极其坚决之后,德国方面最终同意了这个计划,并表示愿意加入,俄国方面因为被排除在外,始终坚持反对,结果陷入了空前的孤立,而日本zf最终权衡利弊,被迫同意了这个计划,下令前线军队“暂缓进攻长崎”,以防止误伤外国侨民。

根据这个计划,长崎按照各国的居民区,一共划分为英、法、美、乾、德、奥、意、荷、比(利时)九个区域,分别由九国共同派出军舰上的陆战队接管萨摩军的防务,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再移交给日本zf。

在“列国共管长崎”计划成功实施后,林逸青和大山纲良立kè

抓紧时间组织在长崎的萨摩军民撤离,并向各国在长崎的海军陆战队移交防务,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不但将全部萨摩军民成功撤离,连村田新八等将的后卫部队8000人也一并撤出。

现在,林逸青就在最后离开长崎的这艘三菱大阪商社的运输船“大阪丸”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