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九百四十二章 帝国雄心

第九百四十二章 帝国雄心(1 / 6)

德国民族主义历史学者甚至宣称:没有殖民地的德国“注定只能当二等强国”。更有人从传播德国文化的角度强调了扩张殖民地的重yào

性:“德国人在数十年中有过许多发明和发xiàn

,但在很多人眼中它们却成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产物,从而使德国人的威望和文化被湮没了。”

德国zf的一些要员也鼓吹夺取殖民地。“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民族,没有扩张就没有生机。”只有夺取殖民地,才可以“给充满进取精神和活力的德国人提供一个活动场所,帮zhù

创造一种新的、不那么平庸的德国人。”这种急切向外扩张的欲望正是德意志帝国推行殖民政策所必备的“民族动力”。

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也是俾斯麦zf在国内争取政治主动的一个筹码。9078年以后,天主教的中央党成为德意志帝国议会中的第一大党。中央党在殖民地问题上毫不隐讳地主张向外扩张,以便为德国资产阶级夺取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传播“德意志文化”。中央党领袖温特霍斯特明确宣bù

:“我们现在拥护、将来也拥护明智的殖民政策。”为了在议会中得到支持,俾斯麦zf不能不考lǜ

中央党在殖民地问题上的态度。

在这一时期,德国国内各种鼓吹殖民扩张的社会团体也不断出现。9078年10月,商业地理及促进德国海外利益中央协会成立,9081年夏,西德意志殖民及出口协会在德国工业家中央联合会秘书长布伊克、军火巨头克虏伯等人的支持下成立。9082年,在民族自由党政治家约翰内斯?米克尔等人的策划下,德意志殖民联合会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应运而生。

面对这样的形势,俾斯麦自然要打出殖民政策这张牌,借以捞取“政治资本”。他曾在私下谈话中指出:“所有殖民事务都是骗局,但我们需yào

它帮zhù

选举。”

德意志帝国建立后,俾斯麦受国际形势的制肘,在殖民扩张问题上一直很谨慎他认为,德国地处中欧,东西两面有法俄等强国环绕,尤其宿敌法国对德国向有复仇之心,因此德国必须集中精力于欧洲大陆,拉拢俄奥等可能成为法国盟友的国家,孤立法国,防止其复仇。故此,在谈及殖民扩张问题时,俾斯麦总是以反对者姿态出现:“只要我是宰相,我们就不会实行任何殖民政策。”然而时过境迁。80年代初有利的国际形势撩拨着俾斯麦的殖民扩张野心,促使他一改在这一问题上的无所作为的政策。

此时法国zf对外政策重心转移,法德关系趋于缓和,减轻了德国西部边境的压力。就在今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最伟大的殖民开拓者”茹费里组阁。他一反往日的复仇态度,采取对德友好政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