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潮差甚至可以达到7米以上,仅次于钱塘江口,可以想象,满载着士兵和军械物资的木制驳船迎着钱江潮航行会是如何一番景象,更何况这段艰难的航程来回长达20余里,仅能依赖一些小小的木船(根据组织船舶的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宜麟称,当时用于将陆军人员物资转驳进鸭绿江内的船只“大者不过三百余石,此乃奉天、金州载货槽子船;小者不过百十石,乃是山东自买小船”),在纤夫的号子声中将铭军的4000余名官兵,以及众多的物资从运兵船上过驳运输到鸭绿江内,其费时费事的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为了防备日本军队入港袭击,铭军的一些火炮也费事地转运到了岸上,炮队的士兵开始在大东港入口处的岸边垒筑临时的火炮工事,以配合蚊子船一起防守。这些显得有点临时抱佛脚的防御措施的用处其实并不大,此刻这些陆军官兵以及运兵船的安危,更大程度上还是寄希望于远处正在与日本联合舰队血战的乾国舰队,如果乾国舰队不能将日本军舰死死拖在海战场上,即使有6艘蚊子船和一些小口径岸炮的防御,后果仍然将不堪设想。
“宁远”、“济远”2舰由于出发时的位置距离舰队主力碇泊场较远,而且接到归队信号时舰队主力已经起锚出击,因而当“经远”舰率先打响黄海海战时,她们还在远处的海面上奋力疾驶,并未能加入第一时段的交锋。
作为“宁远”、“济远”小队队长舰的“宁远”,属德国“齐格弗里德”级铁甲舰,在舰队中仅次于“定远”级铁甲舰,在丰岛海战中曾予日本海军以沉重打击,但这一次在大东沟海战开始前,“宁远”却没有被编入乾国舰队的一线主力,丁禹廷将这艘军舰配属在大东港口,是鉴于这级军舰最大的长处是近海防御,必要时可以充当“镇东”等6艘蚊子船的队长,带领蚊子船队一起在大东沟近海进行防御。
伴随着“宁远”舰行动的僚舰“济远”,是林逸青在美国订购的两艘“芝加哥”级巡洋舰中的一艘,排水量4752吨,军舰长度为105.69米,宽15.23米,吃水5.76米,主机功率5400马力,最高航速16.5节,与岸防铁甲舰“宁远”编在一队,显得很不般配。三桅双烟囱的“济远”号巡洋舰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她的武备设计,与同时代乾国海防上的其他巡洋舰相比,这级军舰的火炮武备显得有些另类,其主炮为4门190毫米30倍口径加纳炮,分别安装于军舰两舷的4座耳台内,副炮为10门140毫米30倍口径加纳炮,单装炮座,左右两舷各5门,另有4门40毫米砰砰炮。作为一级大型巡洋舰,“济远”却没有装备鱼雷发射管和鱼雷发射器等任何鱼雷兵器。
“济远”原本被丁禹廷编入由海军副提督张成率领的用于保护商船的巡洋舰队,因轮机故障进入旅顺维修,刚好赶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