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想不明白,那干脆不要想了,管他那两条船是干什么的呢,大明远洋舰队有郑和以及麾下一大群智囊在呢,谁爱操心让谁操这个心去好了.
董宇放下心中所想,尽情的吹着海风,听着海鸟的鸣叫,享shòu
着航海的生活。
快傍晚的时候,一只信鸽解决了董宇心中的疑惑。信是盛立强写的,他知dào
董宇肯定知dào
了那两条商船的事,从郑和那儿打听出来消息,马上写信汇报给会长大人知dào。那信鸽还是董宇交给他带过去的,这是当初董宇看着郑和手下用信鸽传递消息方便,顺便要过来了几只养着,这次盛立强过去的时候,就顺便带了两只,以便有消息及时通报,今天就派上了用场。
原来那两艘不是商船,而是勃林邦大头领陈祖义的使者船,这次就是迎接大明宝船队到勃林邦的。
陈祖义决定向大明水师投降,归顺大明朝廷!愿意接受“招安”!那两条船就是前来表示诚意和引路的,那两条船上带来了陈祖义的亲笔亲,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要是要谨献给大明远征舰队以及大帅郑和的。那两条领路船说明来意之后,已经主动要求到前面领路了,现在大明远征舰队正跟随着那两条陈祖义的使者船驶向勃林邦,准bèi
接受陈祖义的投降!
这一消息大出董宇的预料,本以为这次能跟着大明远征舰队见识一次真zhèng
的大海战,见识见识郑和舰队的武力,谁知dào
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这个陈祖义真是太聪明了,明知dào
干不过明朝海军,就直接投降了事。以大明朝廷一直标榜自己是天朝上国的荣耀,怎么也不会杀掉一个流亡海外多年,主动向天朝皇帝投诚的番邦酋长的。当年的宋江得罪大宋朝廷得罪的那么狠,被招安之后,也是大封官爵之后,派出去打仗,实力大减,多年之后才设计把他除掉的。儒家思想发展到明朝,比之大宋朝更有甚之,陈祖义是看准了大明朝廷好虚名的这一软肋,才如此行事的,果然是一代枭雄!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董宇对陈祖义的忌惮之心更重了。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能审时度势,毅然选择投降,此人心智之深沉,委实不可小视!
董宇以后还要在这片海域发展,或者经商,他已经多次和陈祖义起冲突了,他不相信陈祖义不知dào
自己的存zài
,双方能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今后有了这个家伙从中作梗,少不得还要麻烦!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以陈祖义今时今日的地位,是绝对不会轻易放qì
他在旧港的基业的,要么他就是有办法不跟郑和会朝廷觐见皇帝,要么就是回朝之后,他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