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新中华再起> (76)争执

(76)争执(1 / 3)

华轩一路溜到后宅之后,却是没有能够见到自己娘子的正是留在府里还没有离开的小舅子翁同和。醉露书院

看到对方又是一脸盛气的模样,张华轩最近还真的怕了这个明年要中状元的小舅子,他陪着小心向着翁同和道:“声甫,这又是怎么了?”

翁同和年纪虽然比张华轩还大那么几岁,论起涵养气度来可就差的远了,这会子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显然是正在气头上,听到张华轩问话,他勉强平心静气了一下,呼吸之间,好象在做吐呐功夫。

这么一小会功夫,张华轩远远看到大舅子翁同书远远冲自己一拱手,然后一溜烟的跑了。

这么着一来,翁同和为什么为这么盛气,张华轩算是心里有了点底。

果然,翁同和调匀了气息,就立刻向着张华轩发难道:“大人,淮安土改的事学生在常熟就有所耳闻,原本以为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岂料在淮安一看,官府催科威逼的全是官绅和读书人,大人难道不知道,读书人和士绅是国家的原气根本,不能如此折磨摇动,以大人之法,几年之后淮安就没有积善之家敢出来负担国事,国家遇到大事时没有人出来振臂一呼,淮安若有大变故,又当如何?”

翁同和显然是刚刚与兄长争吵时就已经有所准备,这会子遇到张华轩倒是说的叫一个畅快。

还不等张华轩回答,翁同和又冷着脸继续道:“还有大人蛊惑官绅们把土地折卖给官府,然后官府再把这些公地放给那些赤贫之士。这个用心原本还算是好,百姓能有土地自然就会安份不少,不过大人不该再劝诱官绅们把钱投到工商之上,大人岂能不知,士农工商,务农耕作乃是国家根本,银子再多能够当饭吃?众人都一门心思想着工商。醉露书院淮安一府都去做工商无人耕田也还罢了,若是全国皆是如此。就算赚足了天下的银子。又到哪里去买米粮吃?”

这可算是标准的陈词滥调,这些天来,翁同和可不是第一个这样和张华轩说话地读书人了,自从淮安土改开始之后,那些苍蝇哪一天不在张华轩或是他周围的幕僚耳朵里灌输这些话。

其实大道理归大道理,一旦好处能够落到实处,所有的大道理就会变成没道理。淮安和徐州那边的矿业简直不能用欣欣向荣这四个字能够形容,从土改开始之后,开始那些官绅还很抗拒,翁同书用尽手段才把土改进行了下去。但后来一听说可以把土地转变成工厂里的股本之后,这些地主们只要不是蠢的只认地不认钱的那种,就都是立刻欣喜若狂,觉得这是张华轩送钱给他们花。

淮安地发展与繁荣每个人都看在眼里,眼看这一年的情形会更加地好,徐州矿产出来地蜂窝煤甚至已经由漕运送到了京师,大量的铁块和煤块每天络绎不绝的送往南方各处。换回来的是却都是真金白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